您好,第一種方法是正確的。
1.某居民個人李某于2019年取得如下所得:(1)每月應發工資均為10000元,每月減除費用5000元,社保公積金等專項扣除1500元,從2019年1月起享受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1000元,沒有其他減免收入及減免稅額等情況。(2)5月取得勞務報酬所得5000元。(3)8月取得稿酬所得20000元。(4)申報2019年度大病醫療支出20000元。根據上述資料,結合表1,進行下列計算:(1)李某2019年的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2)李某2019年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表1綜合所得適用的個人所得稅稅率表(按年)級數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1不超過36000元的3%02超過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10%25203超過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20%169204超過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25%319205超過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30%529206超過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35
2019年1-12月,黃某每月取得工資薪金20000元,每月個人繳納社保和公積金2040元(不超標準),每月外出講課取得課酬10000元,每月發表文章取得稿酬5000元。黃某每月可以享受專項附加扣除4500元。全年合計總收入為420000元,合計可以扣除78480元 算這個人一年交多少個稅 ? 第一種算法:綜合所得: [20000+10000×(1-20%)+ 5000×(1-20%)×70%]×12-(2040+5000+4500 )×12=231120元 適用20%的稅率和16920的速算扣除數,應納稅額: 231120 ×20%-16920=29304元 第二種算法如下 1.工資薪金:(20000-2040-3500)×25%-1005=2610元 2.講課費:10000 ×(1-20%) ×20%=1600元 3.稿酬:5000 ×(1-20%) ×70% ×20%=560元 (2610+1600+560) ×12=57240元 這二種算的個稅金額不同,請問應該是如何算,哪種算法對
題目楊某2015年入職,2019年每月應發工資均為30000元,每月減除費用5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為4500元,享受專項附加扣除共計2000元,沒有減免收入及減免稅額等情況,2019年3月楊某取得勞務報酬所得20000元,2019年5月取得稿酬所得20000元。楊某2019年收入情況如下:全年工資薪金收入36萬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為4500元/月,全年享受專項附加扣除共計2.4萬元,全年取得勞務報酬收入2萬元,稿酬收入2萬元。要求:根據上述資料,按照下列序號計算回答問題,每問需計算合計數。(1)計算2019年前3個月各月應預扣預繳稅額和全年預扣預繳稅額。(2)計算2019年3月勞務報酬所得應預扣預繳稅額。(3)計算2019年3月稿酬所得應預扣預繳稅額。(4)計算楊某2019年全年應納個人所得稅。(5)計算楊某匯算清繳多退少補的個人所得稅稅額。
題目楊某2015年入職:2019年每月應發工資均為30000元每月減除費用5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為4500元享受專項附加扣除共計2000元沒有減免收入及減免稅額等情況2019年3月楊某取得勞務報酬所得20000元2019年5月取得稿酬所得20000元。楊某2019年收入情況如下:全年工資薪金收入36萬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為4500元/月全年享受專項附加扣除共計2.4萬元全年取得勞務報酬收入3萬元稿酬收入2萬元。要求:根據上述資料按照下列序號計算回答問題每問需計算合計數。1)計算2019年前3個月各月應預扣預繳稅額和全年預扣預繳稅額。(2)計算2019年3月勞務報酬所得應預扣預繳稅額。計異2019年3月檔酬所得業預孔預繳稅額。(4)計算楊某2019年全年應納個人所得稅。(5)計算楊某匯算清繳多退少補的個人所得稅稅額。
居民個人張某任職于國內甲公司,與其妻子在某城市工作并居住。2021年張某有關收支情況如下: (1)每月工資、薪金收入12 000元,每月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2000元。 (2)出版一部作品,取得出版方向其支付的稿酬20000元。 (3)在居住城市無自有住房,與其妻子一起租房居住每月支付房租3 000元。 (4)取得國債利息收入2萬元。 (5)在某商場累積消費達到規定額度取得按消費積分反饋的價值100元的禮品。 (6)取得單張有獎發票獎金500元。 (7)取得車輛保險賠款1000元。 已知: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減除費用為5000元/月;綜合所得減除費用為60000元/年;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標準為1 500元/月,由張某按扣除標準的1 00%扣除。稿酬所得個人所得稅預扣率為20%,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20%計算;稿酬所得以收入減除20%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70%計算。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節選) (綜合所得適用) 級數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 1 不超過36000元 3% 0 2 超過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10% 2520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題。 1. 計算張某2021年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 2. 計算張某2021年綜合所得應繳納個人所得稅稅額。 3. 計算張某2021年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收入合計數。
老師,難道為了防止成本倒掛,勞務成本可以一直不結轉嗎?
因為報銷人和領款人是同一個人,報銷單上就直接簽字在報銷人上了,沒有在領款人出簽字問題大不大,發票齊全,領導也審批過了
這是快賬軟件上 我錄3月份第15個憑證 怎么這里 稅金及附加這個科目 加不上去呢 只有稅金及附加的二級科目,一級科目,在科目管理里面是有的,但是做憑證選的時候選不了
小規模公司開了幾張票,但是沒做賬,企業年報財務報表零申報行嗎
其他綜合收益要不要算到利潤總額?
老師那代賬公司把餐飲員工的工資做到勞務成本,然后為了防止成本倒掛一直不結轉,勞務成本期末余額比較大,這樣合理嗎?最準如果公司注銷,怎么處理勞務成本
工商年報中納稅總額取報表里的哪個數值?
老師,我看代賬公司把餐飲業的工資做到了勞務成本,然后為了防止成本倒掛,勞務成本一直都沒有結轉過,(因為老板隱瞞收入)這樣是不是不合理,其實餐飲員工的工資是不是也可以都計入費用啊,費用大不會出現成本倒掛,沒什么風險吧
甲公司與乙公司共同經營一個項目.(雙方公司都是建筑勞務)甲公司把合同給簽訂了.乙公司給甲公司簽訂一個合作協議.然后投資款可直接打給甲公司嗎..稅務這塊有風險嗎.稅務應該怎么做賬
老師,匯算清繳把去年暫估的成本全部調增了,還用做憑證嗎?
除了個稅的綜合所得(工資,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四項外,其他的財務租賃所得,年終獎財產轉讓所得 分紅所得,偶然所得,這幾項還是按老的個稅算法及對應的老個稅率表去算對嗎?
您好,經營所得稅率檔次和一次性獎金計算方式有變化。其他所得沒差異。
若工資高的,可以把工資轉設為勞務報酬 是不是也是節個稅的一種做法,還有利潤稅率臨界點前后不同稅率來節稅呢,還有年終獎高時,可以平時以工資形式先提前發一一部分嗎,現在老板主要的是想如何省個稅,還有年底分紅時如何節稅,想 著注冊個人獨公司來避20%的個稅,不知這些現實中操作是否合理
您好,目前同一個人在同一企業同一月份不能同時申報工資薪金和勞務報酬。年終獎政策在2021年末結束使用。
您好,目前用個人獨資企業操作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