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這樣的情況就是折舊提完了,最后賬面價值就等于殘值,所以直接以殘值計算了
我的問題是 第一題的期末資產變現抵稅直接用稅法計算的賬面355.2*25%。而第二題是用變現價值—稅法計算的賬面價值的差額來抵稅。題目條件同樣是租賃期滿所有權不轉讓
老師晚上好,想問一下在公允價值模式下,固定資產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并且轉換日公允價值比賬面價值低,他們的差額會進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這是會導致當期的利潤減少,問題是,這個計算所得稅的時候,是否需要稅前扣除?
老師股權轉讓,實收資本17年100萬已繳納印花稅,現在要進來個新老板轉讓90%股份,轉讓價格80萬,按照原始股本來算,轉讓價格屬于折價轉讓,如果稅務局不認可折價轉讓,公司賬面固定資產這些只有20多萬,之前買的幾輛快遞車都是二手沒有開票最后買的幾個車才開票入賬,他這80萬應該怎么上稅。(如果認可平價轉讓是否不用繳納個人所得只需要雙方繳納印花稅)
為什么算新設備的稅后殘值收入不能直接4200和稅法殘值4000比,還要像舊設備一樣先算出稅法規定年限的折舊3200然后再算尚可使用年限9年后報廢的賬面價值。舊設備算投資額的時候算折舊是稅法規定10年,然后算已經使用4年那會要換新設備的話的賬面價值就是拿原價減去4年折舊,然后和表現價值比這步懂得,但算殘值收入為啥又算報廢價值用的年限是10年而不是4年,4年那會不是假設替換么
非貨幣資產交換不就是相當于先轉讓,再投資,或者再購買么? 稅法是公允價值減原值算轉讓所得 會計入賬先清理,清理完了成賬面價值了,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計入資產處置損益,這不是差異么?比如,我賬上固定資產原值100萬 累計折舊20萬,計入固定資產清理就是80萬,我固定資產公允價值150萬 非貨幣資產交換分錄 借:資產 貸:固定資產清理150 最后處理分錄是借:固定資產清理50 貸:資產處置損益50 如果做后一步是50,這個清理都平不了啊,問題在哪?不知道你是否明白我的不懂,有空給回復一下
生產企業 如果3月有出口收入,已經開具出口發票,申報了增值稅, ①3月的免抵退稅是否可以先不申報,等到時候跟以后月份,例如(4或者5月份)的免抵退稅一起申報呢 ②還是說申報了當期的增值稅,就一定要申報免抵退稅 ③如果是那種超期申報的(超次年4月),是否可以跟正常申報的,一起申報退稅
發現一張取得的切割機發票不是我公司的購買的,怎么處理
公司轉讓了,之前的賬還有用嗎?還是以后的賬0申報
匯算清繳時,假如2024年的業務招待費需要調增10000,補交稅10000*5%=500,小規模公司,小企業會計準則。能不能在4月份做賬務處理,借:所得稅費用 500 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500,需要改資產負債表的年初數嗎
老師,公司簽訂進項銷項合同有啥作用呢?
老師,有增資協議模板嗎?
這個付款期限和提示付款期限,還有提示承兌期限這 3 個都是什么意思
企業所得稅加:特定業務計算的應納稅所得額這一項的金額是自己填報的,還是系統自動生成的?如果是系統自動生成的,請問這個數據的依據是什么?
會計計提的應發工資包含遲到早退的扣款嗎
稅務局對電子發票格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