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所得稅計入其他流動資產是對的嗎
對的,企業會計準則解釋5號在討論稿里面提到應交稅費負數在列報時需重分類至其他流動資產,但正式稿將此要求刪除.
而證監會對此事項出過相應的公告,并出書明確提到應將其重分類至其他流動資產,因此很多IPO及上市公司按照證監會的要求做重分類處理.
流動資產太大?如果是真實的,流動資產大,倒也沒有多大害處,留著吧.
負債為負數:一般情況下,借款不會是負數;如果應付賬款為負數,應按往來單位的余額調整,是負數的就調整到預付賬款余額.
預收賬款為負數的,也按單位余額調整到應收賬款.
應發工資等一般不會是負數.
應交稅金可能是負數,例如應交增值稅留抵稅金、預交所得稅后企業虧損也會產生多交所得稅.
所以你要檢查負數原因,不合理的應予以調整.
企業所得稅是負數的原因
一、企業所得稅是負數的原因
1、企業發生虧損時,企業應當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并且由于虧損企業的應交所得稅為零了.那么這時,就會出現所得稅費用為負數的情況了.
2、利潤表中所得稅費用一般情況下是正數.企業有利潤后才會交納所得稅,如果是負利潤,就不會交所得稅.
3、但還有一種情況是:只有在收到當期退稅的情況,或者沖銷計算錯誤稅金的情況下,可以為負數.
二、所得稅費用為負數的情況下,則這樣做會計處理:
1.確認當期遞延所得稅負債時
借: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2. 確認當期遞延所得稅資產時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是對我國內資企業和經營單位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種稅.納稅人范圍比公司所得稅大.企業所得稅納稅人即所有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內資企業或其他組織,包括以下6類:
(1)國有企業;
(2)集體企業;
(3)私營企業;
(4)聯營企業;
(5)股份制企業;
(6)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組織.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納稅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銷售貨物所得、提供勞務所得、轉讓財產所得、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接受捐贈所得和其他所得.
應交稅費負數怎么調整到其他流動資產
應交稅費是由可能出現負數的,但是可能性比較小,一旦出現,我們第一反應查看是否有算錯的地方,第二反應再開始解決這個負數的問題.
一、應交稅費負數的情況
1、負債為負數:一般情況下,借款不會是負數;如果應付賬款為負數,應按往來單位的余額調整,是負數的就調整到預付賬款余額;
2、預收賬款為負數的,也按單位余額調整到應收賬款;應發工資等一般不會是負數;應交稅金可能是負數,例如應交增值稅留抵稅金、預交所得稅后企業虧損也會產生多交所得稅,所以要檢查負數原因,不合理的應予以調整.
二、資產負債表上應交稅費為負數的處理方法:
1、首先要查清楚出現負數的原因,究竟是多交稅了,稅金少計提了,還是當期增值稅有留抵稅額,是什么稅種出現負數,然后才能處理.
(1)若是增值稅有留抵稅額是正常的,不用處理;
(2)若是多交稅了可向稅局提出申請,用來沖抵以后月份的稅金;
(3)若是少計提了稅金,則要補計提,具體賬務處理如下:
1)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應交稅費
2)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這樣處理后,只調整了上年度未分配利潤,不會影響到本年利潤.
本文關企業所得稅計入其他流動資產是對的嗎的問題就到此結束了,企業會計準則解釋5號在討論稿里面提到應交稅費負數在列報時需重分類至其他流動資產,但正式稿將此要求刪除.了解完這個問題大家還可以關注下上文提到的應交稅費負數怎么調整到其他流動資產知識點,以后在工作中遇到此類問題就不會犯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