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估成本屬于偷稅漏稅嗎
按照稅法的規定,暫估入庫成本與避稅沒有直接關系,但有的的機構卻在渲染暫估入庫成本具有避稅的作用,主要源自暫估入庫成本可以起到延期繳納企業所得稅的作用;當然,存在惡意使用暫估入庫成本,任意加大暫估入庫成本數量和金額的行為,且有的企業將暫估入庫成本作為企業的實際生產成本不做調整,導致虛增成本費用,進而影響應納稅所得額.實質上,這種做法存在偷稅漏稅的嫌疑,一經稅務機關查實,企業會受到相關的處罰.
暫估入庫怎么做會計分錄?
暫估入庫是企業對沒有收到發票的采購業務比較常用的會計處理業務,這樣可以確保企業存貨賬實相符,且準確核算生產成本,最終真實反映企業經營成果的一種會計處理方式.暫估入庫的會計處理如下:
1、暫估入庫時,借 原材料(不含稅金額),貸 應付賬款-暫估(xx供應商).
2、次月初原方向紅字沖回暫估入庫,借 原材料(紅字),貸 應付賬款-暫估(xx供應商)(紅字).
3、收到發票時,做入庫處理,借 原材料 借 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貸 應付賬款(xx供應商).
次月初紅字沖銷時,企業可以根據暫估入庫業務大小,可以分別采用月初一次性紅字沖銷,或收到發票再做紅字沖銷的會計處理.
暫估成本屬于偷稅漏稅嗎?根據上文講解的知識可知,對于企業的暫估成本在納稅上只能說存在著偷稅漏稅的嫌疑,雖然說有可能會被稅務機關部門查實后有著一定處罰;但是并沒有明確指出暫估成本的納稅就是一個偷稅漏稅的違法.如果你們對于小編老師提及到的觀點有著其他見解或者反對意見,不妨來本網站上找會計老師一起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