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流通企業是什么
商品流通企業是指組織商品購銷活動的、自主經營和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商品的流通企業的主要經濟活動是組織商品流通,即商品的購進、銷售、調撥和儲存,將社會產品從生產領域轉移到消費領域,以促進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和滿足人民生活的需要,從而實現商品的價值并獲得盈利.與工業企業相比,商品流通企業的主要特點是,其經營過程主要包括供應過程與銷售過程,沒有生產過程.
商品流通企業是指通過低價格購進商品、高價格出售商品的方式實現商品進銷差價,以此彌補企業的各項費用和支出,獲得利潤的企業.
商品流通企業通過商品購進、銷售、調撥、儲存(包括運輸)等經營業務實現商品流轉,其中購進和銷售是完成商品流通的關鍵業務,調撥、儲存、運輸等活動都是圍繞商品購銷展開
商品流通企業財務處理
一、采購成本核算
對于采購過程中發生的物資毀損、短缺等,除合理的損耗作為商品的"其他可歸屬于商品采購成本的費用"計入采購成本外,應區別不同情況進行會計處理:
1.應從購貨單位、外部運輸機構等收回的物資短缺或其他賠款,沖減物資的采購成本;
2.因遭受意外災害發生的損失和尚待查明原因的途中損耗,不得增加物資的采購成本,應暫作為待處理財產損溢進行核算,在查明原因后再作處理.
二、銷售成本的核算
通常情況下,企業應按從購貨方已收或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確定銷售商品的收入金額.下面簡易介紹一下托收承付下銷售商品的處理.
托收承付是指企業根據合同發貨后,委托銀行向異地付款單位收取款項,由購貨方向銀行承諾付款的銷售方式.
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主營業務成本
存貨跌價準備(已銷售商品中包含的減值損失)
貸:庫存商品
如果商品已經發出且辦妥托收手續,但由于各種原因與發出商品所有權有關的風險和報酬未轉移的,企業不應確認收入.
借:發出商品
貸:庫存商品
若增值稅納稅義務已經發生:
借:應收賬款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商品流通企業是什么,它的含義和財務處理上文介紹了,如果不知道的請按以上內容去操作,小編提醒大家一定要熟知要求相關操作,這是企業在日常工作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的,根據上文小編建議大家一定要在理解中記憶,以免再碰到類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