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同學 分攤未確認融資費用和未實現融資收益的計算方法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它們分別代表了購買方和銷售方在分期付款交易中的不同經濟實質和會計處理方式。在購買方,需要扣除已確認的融資費用來計算凈支付義務;而在銷售方,則直接基于未來應收的款項總額來計算未實現的融資收益。
發行債券和融資租賃業務的會計處理與未確認融資費用的計算都是采用實際利率分攤法,請問兩者會計處理和未確認融資費用計算、分攤的差別在哪呢?是否發行債券的未確認融資費用合計數為債券發行溢價額或折價額,其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主要是調節債券票面利息按實際利息計入財務費用?而融資租賃業務的未確認融資費用主要是反映支付的融資利息(不含償還本金)?其未確認融資費用合計數為支付融資租賃利息總額(不含償還本金)?且上述兩類業務的未確認融資費用都是通過攤余成本余額乘以實際利率計算出來呢?
不悔老師麻煩回答下 以下是我對租賃的總結,您看下對不對 承租人初始確認: 借 使用權資產
木木老師不要回答, 收入那章,有重大融資成分的,會計分錄是 借 銀行存款 貸 合同負債 借 財務費用 貸 合同負債 還是: 借 銀行存款 借 未確認融資費用 貸 合同負債 借 財務費用 貸 未確認融資費用 哪個是對的?
關于金融負債的終止確認,以下表述正確的有( )。 A、金融負債(或其一部分)的現時義務已經解除的,企業應當終止確認該金融負債(或該部分金融負債) B、如果一項債務工具的發行人回購了該工具,即使該發行人是該工具的做市商或打算在近期將其再次出售,企業(發行人)應當終止確認該債務工具 C、企業將用于償付金融負債的資產轉入某個機構或設立信托,償付債務的義務仍存在的,不應當終止確認該金融負債,也不能終止確認轉出的資產 D、企業對原金融負債(或其一部分)的合同條款做出實質性修改的,應當終止確認原金融負債,同時按照修改后的條款確認一項新金融負債 老這個選 什么
老師,收入章節里的重大融資部分,分攤未確認融資費用時,為什么是用(合同負債-未確認融資負債)的差額×折現率。而分攤未實現融資收益時,是直接用收入×折現率呢。我認為的第一個應該用的是合同負債去乘呀
它是用主營業務收入來計算未實現融資收益的呀
同學你好, 這里的收入是基于假定客戶立即支付現金的交易價格,與合同對價之間的差額即為融資產生的額外收益。分攤此收益,也是基于資金時間價值的考慮。 主營業務收入,即假定客戶立即支付現金的交易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