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建議這樣操作。正常應在季度末根據當季利潤情況計提企業所得稅,分錄為 “借:所得稅費用,貸:應交稅費 - 應交企業所得稅”,然后結轉損益。按正確流程操作能保證財務數據連貫性和準確性,也符合會計核算規范。申報企業所得稅就依據賬上計提后的數據來填寫。
老師,財務軟件做賬是先出報表,反結轉后再計提稅金,計提之后再結轉損益。那申報企業所得稅的利潤總額是和計提之后的利潤總額一樣嗎?如果一樣的話申報的實際應補所得稅金額和計提的不一樣了?
老師好,每個月做賬的順序是不是應該先把增值稅進項發票在電子稅務局上進行勾選認證,然后打出來,根據所有進項、銷項在軟件上做分錄,人員工資、報銷費用這些做完以后,先不要點結轉。根據進銷先把電子稅務局的增值稅申報表填寫好,然后根據報表產生的稅額去軟件上做增值稅未交和計提附加稅的分錄。然后繳納增值稅。在賬本上點擊結轉。然后根據財務報表的利潤表填寫企業所得稅報表,生成的要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數據,去把軟件上的結轉分錄刪除掉。再寫一筆企業所得稅的計提分錄。再去做結轉分錄,生成一個完整的當期應該做的賬務分錄。然后繳納企業所得稅,根據最終的財務報表填寫電子稅務局的財務報表。是這樣嗎?
企業每個季度末計提企業所得稅,如果是在期間損益結轉前根據利潤表的本年利潤累計數*相應稅率來計提,那這個計提分錄做完后再結轉期間損益,最后記賬再出利潤表,這個利潤表的本來累計數不是還得再減去企業所得稅,那這最后申報的時候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還是跟計提的不一樣啊?不知道描述的夠不夠清楚,有沒有老師能詳細解釋一下
使用金蝶軟件,企業第一季度盈利需要交企業所得稅,是先結轉完損益出報表后根據報表填申報表后自動算出來要繳納企業所得稅的金額后,去金蝶軟件刪掉結損益那張憑證后計提企業所得稅后再結轉損益后再根據新的報表填申報表還是怎樣的操作流程?謝謝
老師你好,季度做完賬務后,要計提企業所得稅,不知道企業所得稅具體核算下來是多少,那么是不是先不計提,先結轉損益,然后按照系統里面的利潤表金額在申報的月初填 企業所得稅申報表,再進入做賬軟件把結轉刪了,再寫一筆計提所得稅的分錄,然后結轉損益去稅務局做財務報表的申報?
老師,一張出口發票上面的商品有的退稅有的不退稅是什么意思?
請問錄入做賬軟件里的資產模塊資產卡片,累計折舊和固定資產要加明細嗎?比如固定資產電腦1/2/3,累計折舊電腦1/2/3,還是所有的機器設備,電子產品都用貸方累計折舊一個科目就可以
期初現金余額1408.25元,本期發生0.35元的利息收入,根據以上編制現金流量表
老師,請問下就是有個公司她是2024年11月成立的,但是稅務登記是在2025年1月,那2024年的稅要申報嘛?還是從做稅務登記開始申報
24年用了以前年度損益科目,要調整23年所得稅匯算清繳報表嗎?
老師,我公司是勞務公司,一直開的是差額征稅的發票,我業務的20%外包了,這外包部分的業務對應的收入可以開差額發票嗎?
股東分紅需要報什么稅
分公司做所得稅匯算的時候,股東信息寫什么,寫總公司的嗎
老師,現在還可以更正申報1月份的個稅嗎?步驟是咋樣的?我好像沒找到更正申報這個選項
其他公司向我們公司借種苗,年后再還苗給我們,跨市移交。稅務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可以不產生費用嗎?
老師,但是季度末,我不知道按照什么稅率去算企業所得稅更精準,如果計提的金額和實際填寫完報表出現的金額不一致怎么辦?
同學你好 你們是小微企業就按百分之五
那我先做完賬以后根據利潤表的利潤總額直接去按照5%算再減去已繳納的部分,剩余的金額去計提?
同學你好 對的 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