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值稅稅負率 增值稅稅負率是指增值稅納稅義務人當期應納增值稅占當期應稅銷售收入的比例。具體計算公式為: 稅負率=當期應納增值稅÷當期應稅銷售收入×100% 當期應納增值稅=當期銷項稅額-實際抵扣進項稅額 實際抵扣進項稅額=期初留抵進項稅額%2B本期進項稅額-進項轉出-出口退稅-期末留抵進項稅額 例如,某項目本期銷售收入為1000萬(不含稅),銷項稅率為13%,供應商也均為一般納稅人,采購成本為600萬元(不含稅),進項稅率為13%,其他成本共計208萬(不含稅),不考慮其他影響因素。則該項目的增值稅稅負計算如下: 當期銷項稅額 = 1000×13% = 130(萬元) 當期進項稅額 = 600×13% = 78(萬元) 實際抵扣進項稅額 = 78(萬元) 當期應納增值稅 = 130 - 78 = 52(萬元) 增值稅稅負率 = 52÷1000×100% = 5.2% 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情況中,可能存在部分采購無法取得進項票,或者供應商并非都是一般納稅人,只能提供3%或6%稅票等情況,這會導致實際的增值稅稅負可能更高。 二、所得稅稅負率 企業所得稅稅負率的計算公式為: 企業所得稅稅負率=應納稅所得稅額÷本期銷售額×100% 應納稅所得稅額=企業利潤×企業所得稅稅率 企業利潤=不含稅收入-不含稅成本-費用-城建及附加稅-印花稅等 沿用上述例子,先計算稅金及附加:52×(5%%2B3%%2B2%)%2B(1000%2B600)×0.0003 = 5.68(萬元) 企業利潤 = 1000 - 600 - 5.68 - 208 = 186.32(萬元) 所得稅 = 186.32×25% = 46.58(萬元) 所得稅稅負率 = 46.58÷1000×100% = 4.66% 這里的計算基于企業發生的成本都取得合規的稅前扣除憑證,且沒有其他調整事項的假設。而在實際中,若企業存在未取得發票、取得不合規發票,或者有些項目稅法規定不能扣除等情況,都會影響企業的所得稅稅負。 三、綜合稅負率 綜合稅負率=各項納稅總額÷收入總額 各項納稅總額=當期應納增值稅%2B應納稅所得稅額%2B城建及附加稅額%2B印花稅 在上述例子中,各項納稅總額 = 52 %2B 46.58 %2B 5.68 = 104.26(萬元) 綜合稅負率 = 104.26÷1000×100% = 10.43%
老師好,我公司是建筑安裝公司,有一個項目掛靠一家國企,并且自己公司負責承包了這個項目的一部分安裝工程,我公司前期給對方開過工程安裝專票,后期對方說這項工程的增值稅稅負率低于他們公司的要求,讓我將剩下的金額開成普票,請問這樣的操作是否合規?
我們是建筑公司,我們之前收到項目經理的發票不管進項多少,都退給項目經理,銷項按照12個點收,我算了一下,其實我們收項目經理的稅負比較低,現在財務制度整改,我們請的會計說增值稅的稅負要扣3個點,企業所得稅要扣2個點,這還不包括附加稅和水利基金,我們老板讓我跟著會計走,稅負高這么多,我要怎么做,項目經理的進項都全部提供來了,實際總的稅加起來也只有3.5%.我要是按照會計的意思,用的稅負加起來有5點多?我很糾結,希望老師給點意見
給業主含稅開票額:1037147,有兩個公司給我開成本票,稅率分別是3%和9%,這兩個公司怎么開票才能讓我的增值稅稅負率達到3%,所得稅稅負率達到1%,而且還要等于我給他們的回款額。開票額減掉稅和管理費,管理費是1%。有空幫我算算吧。我們是掛靠企業。
總包方要我們預測一下正在施工的項目的增值稅稅負率,不是現在實際的稅負率,那這個稅負率咋推算出來?
總包方要我們預測項目的稅負率給他們,才能請這個項目的款,要求:預測稅負率(含附加),請問下,這個稅負率怎么算出來?
請問老師,工商年報的利潤總額是填財務報表上面的金額,還是企業匯算清繳納稅調整后的金額
老師,公司沒有業務法人一直申報工資,匯算清繳需要把工資調增嗎
會計衡等式 資產+費用=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 這是不是也是衡等式 發生的手續費發票未收到怎么記賬 借:其他應收款 貸:銀行存款 發票收到時 借:財務費用 貸:其他應收款 我寫的這兩組分錄對嗎 借:財務費用貸:其他應收款這組分錄對嗎 資產內部一增一減會計等式不變
2023年暫估成本,借:成本 貸: 應付款-暫估,2024年收到發票如何做賬
看一個企業需要補多少發票不交企業所得稅,是不是看資產負債表12月份期末未分配利潤就行了?
老師,預付賬款的金額在貸方,是不是填資產負債表的應付賬款欄次
客戶要求我公司開具發票后,應向客戶提供完稅證明,請問下這個“完稅證明”應從哪里開具?
如果關聯交易方被認定為虛開發票,我們作為銷售方會不會引起稅務稽查
股票投資收益可以抵減費用嗎?如果不能,需要繳納什么稅?
貿易公司稅賬成本比例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