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你好!首先,從目的上看,內賬主要是為企業的內部管理提供數據支持,幫助管理者了解企業的真實運營情況,以做出更準確的決策。而外賬則主要是為了應對稅務稽查,確保企業的財務報表符合外部審計和稅務法規的要求。 其次,內外賬的依據和真實性要求也有所不同。內賬更注重真實性,所有業務都需要如實記錄,包括一些可能無法在外賬中體現的內容,如白條等。而外賬則需要在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和會計準則的前提下,進行記錄和處理,可能存在一些調整和優化,以符合稅務和審計的要求。 再者,從做賬方式上看,內賬通常是根據企業的實際經濟業務進行記錄,記錄和處理方式比較靈活,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優化。而外賬則需要按照國家規定的會計準則和稅法規定進行記錄和處理,要求規范、嚴謹、合規,記錄和處理方式相對比較固定,不能隨意調整和修改。 最后,內外賬的使用者和信息查閱權限也有所不同。內賬主要供企業內部管理人員使用,查閱者數量有限。而外賬則主要供稅務部門等外部機構查閱,企業內部人員通常無權查看。
老師,請問外賬和內賬有什么區別啊?做賬都是一樣的嗎?
公司有內外賬,工資都是通過公戶發放,主要的區別是在哪里?外賬工資有一小部分通過現金發放,不是很理解
老師我想問問做內賬和外賬有什么區別,我現在做的是外賬,我知道內賬是真實的數據,但我想知道區別是什么,流程和稅費之類的
老師,請問一下,內賬和外賬的區別什么?內賬的工作主要都是做哪些工作?內賬和外賬哪個工作好做?
請問老師,實際工作中企業兩套賬很常見,外賬跟內賬的進銷存跟出庫單是有區別的,那么在實際工作企業中,內賬的進銷存出庫單跟外賬的進銷存出庫單誰做呢?
老師,我有個疑惑,比如我們外賬,銷售一個產品,分錄:借應收賬款,貸主營業務收入,應交稅費,如果我們的內賬,只體現應收賬款,貸主營業務收入,沒有應交稅費,是否可行?
采購一個原材料,分錄:借原材料,貸應付賬款,沒有應交稅費,意思是,我們的內賬不體現稅費,是否更真實反映報表,還是一定要體現稅費,意思是科目要和外賬一模一樣才行,內賬的分錄科目怎樣去編輯更合理呢
您提到的例子,如果內賬只體現應收賬款和主營業務收入,而沒有體現應交稅費,這可能會導致內賬無法真實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因為應交稅費是公司經營活動中產生的一項重要費用,如果不在內賬中體現,可能會使管理層對公司的盈利狀況和現金流情況產生誤解。
那內賬的分錄科目也是要和外賬的一樣十行,對吧,如果之前的賬都沒有細分,后面的賬應該如何重新建賬呢
我現在就分不清內外賬的賬務怎么做,既能真實又不能違法
內賬和外賬的分錄科目并不一定需要完全相同,它們的目的和用途不同。內賬主要是為了公司內部管理需要,記錄公司的所有經濟業務,更注重業務實質和內部管理信息的記錄;而外賬則是為了符合外部審計和稅務檢查的要求,更注重合規性和規范性。如果要建新賬,那就是全新的賬,重新設置科目,錄入期初余額,錄入業務
老師,我看我身邊好多會計朋友,她們在入固定資產價值的時候,并沒有價稅分離,直接價稅一起記入,這樣是否允許?有什么影響嗎
她們說內賬,價稅一起入賬,老板只想看花了多少錢,實際掙多少錢就可以,但我不是很懂她們的做賬原理是什么
老師你給我一個明確的方向,好把控內外賬工作
同學你好,原理就是它們的目的和用途不同。他們真實用途就是給老板看,老板看明白就行,從原理出發
老師,如果他們前面價稅合計一起入固定資產成本,進行攤銷,進項發票也進行抵扣了,我后面接手做賬,我的攤銷是應該扣除稅費,還是和之前的價稅合計一起攤銷,應該怎么處理呢,后面的賬
同學你好,建議你順著做就可以了呢
其實她們這樣做,不體現銷項稅和進項稅,有什么弊端?
老師,你的意思是,我重新建帳套,把之前的期初數拿過來用,如果后面發生經濟業務,有進項和銷售發票,都不要分離,一起計入成本或者固定資產么?
如果你是接班人,建議你直接順著做,如果你需要更改,最好和領導溝通一致以后更改
你認為不分開的核算,后續會出現什么問題?
職場角度考慮,做任何決定不要把風險背在自己身上,把你的想法和領導充分溝通以后,領導讓怎么做就怎么做,就不會有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