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情況下,員工需要考慮兩個時間點繳納個稅: 1. **授予時的稅務處理**:員工在獲得股票時,根據授予時的公允價格和面值之間的差異計算應納稅額。在這種情況下,員工應在領取股票時就繳納個稅。因為授予時的公允價格是15元每股,高于面值1元每股,所以員工需要繳納個稅。 2. **行權時的稅務處理**:當員工選擇行權時,根據行權時的股票價格與行權時的公允價格之間的差異計算應納稅額。在這種情況下,員工應在行權時繳納個稅。因為行權時的公允價格是10元每股,低于行權價格4元每股,員工在行權時會有資本利得,需要支付個人所得稅。 稅率的按照20%
37.2020年1月1日,甲公司向50名高管人員每人授予2萬份股票期權,這些人員從被授予股票期權之日起連續服務滿2年,即可按每股6元的價格購買甲公司2萬股普通股股票(每股面值1元)。該期權在授予日的公允價值為每股12元。2021年10月20日,甲公司從二級市場以每股15元的價格回購本公司普通股股票100萬股,擬用于高管人員股權激勵。在等待期內,甲公司沒有高管人員離職。2021年12月31日,高管人員全部行權,當日甲公司普通股市場價格為每股16元。2021年12月31日,甲公司因高管人員行權應確認的股本溢價為()萬元。A.200B.300C.500D.1700
A公司為一上市公司。2×17年1月1日,公司向其200名管理人員每人授予100份股票期權,這些職員從2×17年1月1日起在該公司連續服務3年,即可以5元(行權價)每股購買100股A公司股票,從而獲益。公司估計每份期權在授予日的公允價值為18元。 為什么股份支付是200*100*18=360000元計入管理費用,而不是200*100*18-200*100*5=26萬元計入?
請問以下股權激勵計劃,非上市公司,員工直接持股。員工什么時候繳納個稅,稅率是什么。 2022 年 1 月 1 日,公司向 200 名管理人員每人授予 100 股股票。 連續工作滿三年之后,可以以 4 元每股價格行權。授予時公允價格 15 元每股。 2025 年 12 月 31 日,200 人行權,行權日公允價值 10 元每股。 每股面值 1 元。
請問以下股權激勵計劃,上市公司,員工直接持股。員工張三什么時候繳納個稅,稅率是什么,按照哪個價格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2022 年 1 月 1 日,公司向 200 名管理人員每人授予 100 股股票。 連續工作滿三年之后,可以以 4 元每股價格行權。授予時公允價格 15 元每股。 2025 年 12 月 31 日,200 人行權,行權日公允價值 10 元每股。 2027 年 1 月 1 日,張三轉讓其持有的 100 股,轉讓價格 20 元每股。 每股面值 1 元。
請問股權激勵計劃的賬務處理 2022 年 1 月 1 日,公司向 200 名管理人員每人授予 100 股股票。 連續工作滿三年之后,可以以 4 元每股價格行權。授予時公允價格 15 元每股。 2025 年 12 月 31 日,200 人行權,行權日公允價值 10 元每股。 每股面值 1 元。
老師那代賬公司把餐飲員工的工資做到勞務成本,然后為了防止成本倒掛一直不結轉,勞務成本期末余額比較大,這樣合理嗎?最準如果公司注銷,怎么處理勞務成本
老師,我看代賬公司把餐飲業的工資做到了勞務成本,然后為了防止成本倒掛,勞務成本一直都沒有結轉過,(因為老板隱瞞收入)這樣是不是不合理,其實餐飲員工的工資是不是也可以都計入費用啊,費用大不會出現成本倒掛,沒什么風險吧
甲公司與乙公司共同經營一個項目.(雙方公司都是建筑勞務)甲公司把合同給簽訂了.乙公司給甲公司簽訂一個合作協議.然后投資款可直接打給甲公司嗎..稅務這塊有風險嗎.稅務應該怎么做賬
老師,匯算清繳把去年暫估的成本全部調增了,還用做憑證嗎?
老師,公司沒有電子章,請問要做業務電子章怎么做?我們有實物的業務章,公章。反正就是沒有電子章
老師關鍵是餐飲業當天的收入是第二天一筆進入銀行的,做了預收賬款,然后有些開發票了就做了主營業務收入,沖減了預收,還有一部分不開發票,要做無票收入把預收沖減了,就不知道附件附啥了呀,我覺得自己要是能開個無票收入的發票做附件,要好一點吧,
甲公司與乙公司共同經營一個項目.甲公司把合同給簽訂了.乙公司給甲公司簽訂一個合作協議.然后投資款可以直接打給甲公司嗎..
賬面有房租的待攤費用,還有另外的長期待攤費用,小規模所得稅匯算填寫的表里只有長期待攤費用,那待攤費用要填嗎?
老師,無票的收入可以自己開無票收入的發票嗎?從哪里可以開,作為附件,沖減預收賬款
老師前期收款記了預收賬款,后面也不開發票了需要把預收轉無票收入,你讓我附和對方單位的合同,這不現實啊,比如餐飲業,怎么附合同
非上市公司是否可以遞延到轉讓環節征稅?
在某些情況下,個稅征收可以遞延到股票轉讓時,但這需要符合相關法規和條件。
好的。請問您上面回復的意思,是不是 授予的時候按照 15 元和 4 元的差價繳納個稅,然后行權的時候,再按照 10 元和 4 元的差價再繳納一次?
是的,原則上這樣;第二次是資本利得有溢價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