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常 2、 借:固定資產清理 180 累計折舊 3419 貸:固定資產 3599 借:營業外支出 180 貸:固定資產清理 180
4.練習固定資產增減業務的核算方法。根據業務編制會計分錄。 (1)購入需要安裝的生產用M設備一臺,買價80000元,增值稅進項稅額13600元,包裝費和運輸費共計1400元,款項已通過銀行存款支付。 (2)委托某安裝公司技術人員進行M設備安裝,發生安裝費2000元,調試費1200元。款項通過銀行支付完畢。設備安裝完畢并交付使用。 (3)購入不需要安裝生產設備一臺,買價50000元,增值稅進項稅額8500元,包裝費500元,運輸費1000元,款項已通過銀行支付。設備交付使用。 (4)收到投資者投入設備兩臺,經評估確認其價值為800000元。 (5)將不需用的設備一臺出售給A公司,設備原值200000元,累計折舊80000元。清理過程中消耗原材料8000元,用銀行存款支付清理費1200元。出售設備收到價款160000元。 (6)在財產清查中發現盤虧設備一臺。其原始價值為50000元,累計折舊25000元。 5.練習固定資產折舊的計算。 某公司擁有設備一臺,原值200000元,預計凈殘值率4%,預計使用壽命5年。 (1)用年限平均法計算每年應提折舊。 (2)用年數總和法計算每年應提折舊。 (
1. A公司固定資產的賬務處理: (1) 公司對辦公大樓進行了大修,總支出400萬元,預計修后可以再使用15年,預計凈殘值率2%,辦公大樓原值800萬,累計折舊500萬,原預計使用40年,已經使用22年。會計按照新的價格重新做了計劃,新價值為700萬元,按照18年計提折舊。做法是否正確?為什么? (2) 公司11月購入固定資產一臺設備價值15萬元,該設備什么時候開始做折舊?假設殘值率1%,使用10年,用直線法計算,如何做分錄? (3) 公司借入100萬貸款,為一臺設備作大修,年利率6%,借款期限為2年,大修將于1年內完成,該利息如何處理? (4) 公司處理報廢設備一臺,該設備原值50000元,已經計提折舊40000元,設備處理發生各項費用2000元,以現金支付,處理設備收入8000元,銀行收訖。如何做相關賬務處理?
1.某設備(2007年6月購置)無法正常使用(已列為不需用)經批準予以提前報廢原值為56萬元,已提折舊50萬元,清理過程中以存款支付普通發票所列的清理費用2000元、殘料變價收入款共計13390元(增值稅率3%,減按2%)存人銀行。報廢清理完畢2.項已轉為未使用設備(2012年3購置)經批準以轉為持有待售資產,原值為9萬元,預計使用壽命為5年,累計已提折舊48000元。2個月后予以出售,取得收人56500元(含增值稅,增值稅率13%)存人銀行。以存款支付專用發票所列為出售費用5000元,增值稅450元。出售清理完畢。3.以一臺在用設備對甲公司進行投資,設備的原值為66萬元,累計已計提折舊5萬元,已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1萬元,雙方經協商確認的投資價值為57萬元。此項投資不符合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兩個條件。無清理費用。投資設備已經交付甲公司。分錄
某企業有一幢廠房,原價200萬元,入賬時預計可使用20年,預計凈殘值0,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現已建成使用19年,折舊額已提190萬元,未提減值準備。現該廠房老舊破損嚴重,經鑒定已成危房,企業決定按程序進行報廢拆除處置。用銀行存款支付清理費用2萬元,清理過程中廢品變價收入3萬元,存入銀行。不考慮其他相關因素。要求:編制有關會計分錄。(金額單位用萬元)(1)編制固定資產轉入清理的會計分錄:(2)編制支付清理費用的會計分錄:(3)編制收到廢品出售價款的會計分錄:(5)結轉固定資產清理凈損益的會計分錄:
老師您好:我們單位有臺冰箱現在想報廢,原價3599元,折舊已經計提完了,累計折舊3419元,預計凈殘值180元,沒有殘值收入和清理費支付,請問兩個問題:1、沒有殘值收入正常嗎?2、完整的一套會計分錄怎么做?
老師,有配合稅局核查的 關系出口報關單的情況說明嗎,最好是有整理報關單合同編號所屬期的這樣的表
老師你好,小規模納稅人勞務派遣3%的稅率,可以減按1%嗎
公司租廠房給別家公司分攤了水電費,收到的房租費直接做營業外收入還是其他收入
老師,我們是商貿公司銷售砂石料,利潤率多少合理呢?
老師,你們平時說的往來科目,都是什么科目
老師,飯店購買的生肉,對方開的增值稅普通發票是免稅的,請問我們飯店收到這樣的發票,是可以直接抵成本費用嗎?
請問企業臨時找外單位人員幫忙干了四天活支付1200元,如何申報個稅?需要注意什么呢?
公辦幼兒園可以和員工簽署私車公用協議,沒有租金只報銷油費嗎?
行政單位員工去黨校學習的培訓費和差旅費能直接轉賬給個人嗎?
行政單位支付給員工個人的差旅費能直接轉賬給個人嗎??
老師:如果以后再購買新的資產,比如電腦之類的,不計提凈殘值可以嗎?因為現在電子產品處理的話一般沒有收入的
會計操作,和稅法操作一致嗎?
會計上一般看公司自己的情況,可有可無,但是稅法上一般是要求有,一般是原值的3%-5%,最好是會計和稅法一致,減少各種調整的麻煩
以前的固定資產計提殘值是5%,以后再買新的可以改為3%嗎?還是需要前后一致還是5%
是可以改為3%的,這個根據公司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