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同控和非同控都是控制,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呢。同控是按最終控制方可辨認凈資產的賬面價值的份額進行計算。非同控是按照付出對價的公允
小梁老師,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核算里的非同控企業合并和權益法核算, 是不是都有一個支付對價的公允價值和占被投資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去比較, 對價大于份額,是商譽;對價小于份額,是營業外收入。 然后非同控企業合并的成本法核算長投,初始投資成本,就是按付出公允價值確認,差額不管是商譽還是營業外收入,都不需要做處理,合并報表才有這個差額的體現。 權益法核算長投,確認初始投資成本的時候,比較之后,對價小于份額,要調整投資成本,增加營業外收入。 是這樣區分的嗎?
兩個都是追加投資形成控制,如果是權益變成本,原權益賬面十新投入公允價確定長投成本法下初始入賬成本。到底什么時候會用被投資方所占最終控制方凈資產賬面價值的份額。題目告訴是最終控制方的公允價就不用,直接第一次賬面十第二次對價,如果題目有最終控制方賬面價值,則用兩次總比例╳賬面?是這樣理解??
請孺子牛老師回答 請問為什么同控下,長投的初始投資成本是以被控制方在最終控制方合并報表中凈資產的賬面價值份額,而不是以被控制方個別報表上凈資產的賬面價值份額,在我看來,兩者是相等的吧,請從合并報表處理的原理上講解,通俗的那種講解我知道,但想知道原理。
老師,這題單選題,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長投,分為同控和非同控,這題說了對乙公司能實施控制,也就是同控,同控的話,長投的入賬價值不應該是合并日被合并方在最終控制方合并財務報表中的凈資產賬面價值的份額嗎,不應該是20000×70%=14000嗎
同控和非同控后續計量的時候就是60%的控制權吧,是不是都是用成本法計量?成本法計量是不是就是那個呃合并日被合并方對于最終控制方而言的那個凈額。比例份額。 就是長投的入賬價值。老師,我如果說的不對,你說個正確的,我慢慢兒理解理解。
老師一般納稅人選擇差額征收簡易計稅究竟是幾個點的稅率,5還是3啊
老師那土方建筑勞務公司可以同時用2種稅率嗎?一個項目用簡易計稅差額納稅,一個項目用一般計稅,這樣可以嗎?如果公司購固定資產了就抵扣到一般計稅這個項目上然后把管理人員工資都差額到簡易計稅這個項目這樣可以嗎?是不是比較亂啊
老師,欠房東房費還沒有交,是不是可以先計提,
這個勞務公司是土方建筑勞務公司
老師那勞務公司可以同時用2種稅率嗎?一個項目用簡易計稅差額納稅,一個項目用一般計稅,這樣可以嗎?如果公司購固定資產了就抵扣到一般計稅這個項目上然后把管理人員工資都差額到簡易計稅這個項目這樣可以嗎?是不是比較亂啊
老師們你們好!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申報表一季度就開了一張普票-113344,稅金-1122.22元,請問申報表咋填。12月31日出票已申報,1月紅沖
用銀行存款支付房租作為公司主營業務成本,這個會計分錄怎么做?借主營業務成本 房租 貸 銀行存款 xx行 這樣對嗎?
可以幫我搞定,請打電話給我,
老師,建筑勞務小規模公司,勞務費可以約定開1%專票嗎
可以幫我搞定網上申報備案證,教我們填寫!
是不是就是嗯付出對價的公允和取得賬面兒,看看吃虧了還是占便宜了。吃虧了就不用管,占便宜了的話,就是營業外收入是不是這么個樣兒的?
非同控下
你說的這個不是控制的情況,叫做權益法 長期股權投資分成三種,首先思路是控股和非控股,非控股就是權益法,入賬價值是付出對價的公允價值,后面有六步法調整,第一步就是調初始,就是上面你說的那個涉及營業外收入。 第二個是控股分為同控和非同控,也就是我上面表述的那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