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這樣子的,就你前面這個息稅前利潤,如果說用本量利這一章的那個來進行計算的話啊,他只區分了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也就最近及附加已經分攤進了你的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里面。
老師,經營杠桿系數=安全邊際/息稅前利潤。這個公式分解就是銷量*(單價-變動單價成本)/銷量*(單價-變動單價成本)-固定成本。那答案里的BCD為什么不選啊
中級財管 已知:息稅前利潤=營業收入-變動經營成本-變動金融成本-固定經營成本-稅金及附加 本量利那章,里面的本包括:變動經營成本,變動金融成本,固定經營成本,省略了稅金及附加 本量利的本分為:變動成本:變動經營成本、變動金融成本 固定成本:固定經營成本
在息稅前利潤為正的情況下,與經營杠桿同方向變化的有( )。 A. 銷售量 B. 單價, 經營杠桿系數=邊際貢獻/息稅前利潤=邊際貢獻/(邊際貢獻-固定成本)=銷售量×(單價-單位變動成本)/[銷售量×(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提高,經營杠桿系數變大,單價、銷售量提高,經營杠桿系數變小,老師好,怎么判斷啊,我覺得單價和銷售提高,經營扛桿系數變大
已知去年的收入,變動生產成本,固定生產成本,營業費用,利潤和今年的收入,怎么求今年的利潤,變動生產成本,固定生產成本
1.某企業2007年只產銷一種產品,其產量、銷量和成本的有關資料如下:生產量為4000件,銷售量為3500件,期初存貨量為O,貢獻邊際率為50%,變動生產成本總額為76000元,固定制造費用總額為28000元,單位變動銷售及管理費用為4元,固定銷售及管理費用總額為21000元。(15分)要求:請采用變動成本法編制收益表。變動成本法收益表(單位:元)營業收入變動成本變動生產成本變動銷售管理費用變動成本合計貢獻邊際固定成本固定生產成本固定銷售管理費用固定成本合計營業利潤
請問企業臨時找外單位人員幫忙干了四天活支付1200元,如何申報個稅?需要注意什么呢?
公辦幼兒園可以和員工簽署私車公用協議,沒有租金只報銷油費嗎?
行政單位員工去黨校學習的培訓費和差旅費能直接轉賬給個人嗎?
行政單位支付給員工個人的差旅費能直接轉賬給個人嗎??
生產企業 如果3月有出口收入,已經開具出口發票,申報了增值稅, ①3月的免抵退稅是否可以先不申報,等到時候跟以后月份,例如(4或者5月份)的免抵退稅一起申報呢 ②還是說申報了當期的增值稅,就一定要申報免抵退稅 ③如果是那種超期申報的(超次年4月),是否可以跟正常申報的,一起申報退稅
發現一張取得的切割機發票不是我公司的購買的,怎么處理
公司轉讓了,之前的賬還有用嗎?還是以后的賬0申報
匯算清繳時,假如2024年的業務招待費需要調增10000,補交稅10000*5%=500,小規模公司,小企業會計準則。能不能在4月份做賬務處理,借:所得稅費用 500 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500,需要改資產負債表的年初數嗎
老師,公司簽訂進項銷項合同有啥作用呢?
老師,有增資協議模板嗎?
你怎么跟剛剛老師說的不一樣啊
我信誰啊
你們兩個老師都是注會,我...怎么辦
還百度到一個也說省略
就通過這個本量利分析,后面有一個章節的知識點是關于那個銷售收入,也就是銷售單價的一個預測,在這個銷售收入和銷售單價的預測里面,你會發現他考慮了一個消費稅在里面。所以說你說在這個本量利分析,完全忽略了稅金及附加,那么我覺得他這里說的是不夠完善的。
然后這個本量利分析,它主要是針對固定成本變動成本,銷售量和利潤,他們之間各因素的一些影響成分在里面。在這個里面,它并不是所有的稅金及附加都沒有考慮。通常考試應試的時候沒有吧稅金及附加包含在里面去分析。
你說那個銷售定價管理那個塊兒我學了,收入=目標息稅前利潤+成本+消費稅(屬于稅金及附加),這個是吧
所以稅金及附加會影響息稅前利潤,而本量利公式是:息稅前利潤=營業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所以稅金及附加是分攤到了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是這樣的嗎?
對的,就是說,在我們那個中級和注會在考試的時候,他通常不會把那個稅金及附加全部放進去去考慮,但是他會考慮其中的那個消費稅。
哦~難怪哦..前面做題,有做到城建稅,有做到消費稅
對的對的,這里你按照這樣子去處理就沒啥問題。
我現在知道他們是什么關系了,就不怕了,謝謝你哦...
不客氣,祝你考試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