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一 稅收負擔=900000*0.35-65500=249500 方案二 稅收負擔=900000*0.25%2B900000*(1-0.25)*0.2=360000 綜上方案一
6、甲公司是由張某和李某兩個股東分別出資100萬元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張某和李某的持股比例分別為50%。本年度,甲公司職工人數為20人,全年工資、薪金總額為150萬元,實現稅前利潤100萬元(已經扣除了20名職工150萬元的工資、薪金),沒有企業所得稅納稅調整項目。本年度股東張某和李某有三種收入分配方案可供選擇。方案一:股東張某和李某不取得工資、薪金,只取得紅利。即年終甲公司按照本年稅后利潤(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然后將剩余的利潤作為全部分配給股東張某和李某。方案二:股東張某和李某取得工資、薪金與取得紅利相結合。
張先生本年欲成立一家皮鞋商場。現有兩種方案可供選擇。方案一:成立個人獨資企業,每年利潤總額(應納稅所得額)為900000元,且將利潤全部分配。方案二:成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每年利潤總額為900000元,沒有企業所得稅納稅調整項目,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條件,稅后利潤全部分配給股東張某(假定不考慮提取盈余公積)。本年張某除了獲取上述所得之外,沒有其他所得。請以實現稅負最小化為稅收籌劃目標,對上述業務進行納稅籌劃。
甲公司是由張某和李某兩個股東分別出資120萬元和80萬元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張某和李某的持股比例分別為60%和40%。本年度,甲公司職工人數為20人,全年工資、薪金總額為150萬元,實現稅前利潤100萬元(已經扣除了20名職工150萬元的工資、薪金),沒有企業所得稅納稅調整項目。本年度股東張某和李某有三種收入分配方案可供選擇。方案一:股東張某和李某不取得工資、薪金,只取得紅利。即年終甲公司按照本年稅后利潤(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然后將剩余的利潤作為紅利按照6:4的比例全部分配給股東張某和李某。方案二:股東張某和李某取得工資、薪金與取得紅利相結合。即股東張某和李某全年分別取得工資、薪金12萬元、8萬元,且被稅務機關認定為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年終股東張某和李某分別取得紅利28.5萬元(40.5-12)、19萬元(27-8)。方案三:股東張某和李某只取得工資、薪金,不取得紅利。即股東張某和李某全年分別取得工資、薪金40.5萬元、27萬元,且被稅務機關認定為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本年股東張某和李某的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合計數分別為6萬元、4萬元(為研究方
有3名個人投資者,計劃每人出資100萬元設立一個生產企業,投資總額為300萬元,預計企業年利潤總額60萬元,企業在設立時有兩個方案可供選擇:方案1:訂立合伙協議,設立合伙企業,平均分配利潤。方案2:設立有限責任公司,稅后利潤在計提10%盈余公積后平均分配。籌劃要求:假設企業不享受稅收優惠,不存在納稅調整項目,對以上兩種方案的所得稅納稅情況進行分析并選擇較優方案。
孫先生諭成了一家企業現有兩種方案,可供選擇,方案一成立個人獨資企業,每年預計利潤總額計應納稅所得額為60萬元,且將利潤全部分配方案2成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每年預計利潤總額為60萬元,假定沒有企業所得稅納稅調整項目稅后利潤提取法定盈,盈余公積金10%后全部分配給股東孫先生。本年孫先生除了獲取上述所得,還至少獲取一種綜合所得,即至少獲取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中的一種要求,請對以上業務進行納稅籌劃。
生產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為負值的原因
個體戶查賬征收,賬上一年的經營所得從公戶可以平時多次轉到老板私人銀行賬戶么。還是需要一次性轉,賬怎么做分錄
那我們勞務公司把純勞務外包,然后機械油料等都是我們自己承擔,這種用一般計稅是不是好一點,因為我們開出的是9的專票,機械油料等是13的稅率,而且包工頭也可以給我們開1的專票
交的養老保險訂方向,應該是哪里的
老師您好,開票現代服務,藝術裝置,成本票能有些什么合適,謝謝老師
老師像工程機械用油的稅率是多少,是不是13%
在25年做了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收入,可以更正24年增值稅報表,不更正24年季度企業所得稅報表嗎?直接做匯算清繳
老師如果是甲供材選擇差額比較好,如果是自己采購材料是不是一般計稅劃算
公司有個同事用自己的賬戶轉賬押金給了客戶,后面退回是退到了公賬這個同事旗下沒有掛其它應收和其它應付
水利建設專項收入屬于稅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