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合同后面還會存在履約成本增加,可表現凈值就是,銷售金額-銷售相關稅和費-未來還會發生的成本 2,如果不存在還會履約成本,可表現凈值就是,銷售金額-銷售時的稅和費 3,你這里例子你的已經發生總價值110 可變現90 減值20,20在庫存商品,履約成本,取得成本分攤處理
合同售價100,庫存商品60,合同履約成本30合同取得成本20,銷售費用10, 那么可變現金額是100-10=90 成本是60+30+20=110 那么20的減值是大家按比例分攤?
懂的老師麻煩回答下 合同售價100,庫存商品60,合同履約成本30合同取得成本20,銷售費用10, 那么可變現金額是100-10=90 成本是60+30+20=110 那么20的減值是大家按比例分攤? 準則第三十一條說,先要對其他準則規定的那些合同成本進行減值測試,比如庫存商品就是存貨那個準則規定的,那么我對它減值測試的時候,是按照售價-處置費用=90 tip:這里我覺得不是:售價-處置費用-合同履約成本-合同取得成本,因為存貨準則說是將要發生的成本,合同履約成本和合同取得成本是已經發生了的。 那么庫存商品無需減值(90>60) 那么按照第三十條,合同成本的可變現凈值是:100-10=90 tip:剩余對價-未來要發生的成本 我姑且認為這里的剩余對價是指售價-處置費用-相關稅費 那么這個90就是庫存商品+合同履約成本+合同取得成本=110的可變現凈值 那么接下來這個20的減值是在合同履約成本和合同取得成本之間分攤,還是庫存商品+合同履約成本+合同取得成本之間分攤? 參考資產減值那章,庫存商品不應該再分攤減值了,已經觸及它的底線了,應該是其他
甲公司為工業企業,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3%。2021年12月發生如下:經濟業務(1)將外購的一批原材料對外銷售,取得銷售價款35萬元,增值稅稅額為4.55萬元,該批原材料的成本為22萬元。以上款項已存入銀行。(2)將一批自產產品用于建設某生產線工程,該批產品成本為160萬元,市場售價為200萬元。(3)將閑置設備與乙公司簽訂2022年度短期租賃協議,根據協議規定年租金500萬元(含稅,稅率為13%),當日已收取下年度租金。(4)銷售一批產品給丙公司,該批產品標價200萬元,成本為120萬元,由于已經陳舊過時,甲公司給予丙公司30%的商業折扣。同時,在合同中約定現金折扣條件為2/10,N/20(計算現金折扣時不考慮增值稅),甲公司基于對丙公司的了解,預計丙公司10天內付款的概率為90%,10天后付款的概率為10%,甲公司認為按照最可能發生金額能夠更好地預測其有杈獲取的對價金額。5天后收到丙公司的貨款,存入銀行。(5)將自行研發的一項專利權出租給丁公司使用,月租金為10萬元(不含稅,稅率6%),當日已收到本月租金。已知該專利權年攤銷額為
10【單選題】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合同,向乙公司銷售E、F兩種產品,不含增值稅的合同總價款3萬元。E、F產品不含增值稅的單獨售價分別為2.2萬元和1.1萬元。該合同包含兩項可明確區分的履約義務。不考慮其他因素,按照交易價格分攤原則,E產品應分攤的交易價格為()萬元。(2021年)A.2B.1C.2.2D.1.111【單選題】甲公司為一家咨詢服務提供商,中了一個向新客戶提供咨詢服務的標。甲公司為取得合同而發生的成本如下;(1)盡職調查的外部律師費7萬元;(2)提交標書的差旅費8萬元(客戶不承擔)(3)銷售人員傭金4萬元。甲公司預期這些支出未來均能夠收回。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甲公司應確認的合同取得成本為()萬元。(2020年)A.12B.15C.4D.1912【多選題】下列各項中,應計入當期損益的是()(2020年)A.為取得合同而發生的由客戶承擔的差旅費B.為準備投標資料發生的相關費用C.為取得合同發生的盡職調查的支出D.取得合同時支付的銷售傭金
4)銷售一批產品給丙公司,該批產品標價200萬元,由于已經陳舊過時,甲公司給予丙公司30%的商業折扣。同時,在合同中約定現金折扣條件為2/10,N/20(計算現金折扣時不考慮增值稅),甲公司基于對丙公司的了解,預計丙公司10天內付款的概率為90%,10天后付款的概率為10%,甲公司認為按照最可能發生金額能夠更好地預測其有權獲取的對價金額。 不是扣商不扣現么。為什么答案是甲公司應確認的收入=200x(1-30%)x(1-2%)=137.2(萬元),應確認的銷項稅額=200x(1-30%)x13%=18.2(萬元)。甲公司應編制的會計分錄為:借:應收賬款155.4貸:主營業務收入137.2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8.2 現金折扣不是計入財務費用么 這個不是扣商不扣現么, 比例是怎么算出來的? 合同取得成本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