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你好 1:因為使用壽命不確定,所以會計上不計提攤銷的,(但是現在會計上計提120萬的攤銷,說明這個賬做錯了) 所以會計上將賬改過來 借:累計攤銷 120 貸;以前年度損益 120 會計不攤銷,但是稅法攤銷120,導致計稅基礎小于會計賬面價值120,所以需要確認120*25%=30遞延所得稅負債
老師我發的3張圖片中,幫忙看下安利中(2)的會計分錄,不是簡易計稅嗎?為什么計算出來應交稅費-簡易計稅82.57 怎么計算出來的,老師2的會計分錄為啥用工程結算 ,我換成主營業收入可以嗎? 老師5的會計分錄不理解,給講講嘛?實際工作中,老師您用那個會計科目。借方 應交稅費-簡易計稅 這不是分包方計算出來的嗎?不理解還沖減工程施工 6)會計分錄在實際工作中可以不列嗎?不理解? 另外老師比如進項留底,一個項目是簡易計稅,另一個項目一般計稅,能抵扣嗎?老師同一個公司,項目不同還可以用兩種計稅方法啊?不理解 分部回答,看完圖片謝謝
老師這里資料二,中的遞延所得稅負債為什么在貸方,現在是沖回費用啊, 還有為什么稅法認可了要攤銷為什么不攤,不是會計向稅法看齊嗎?謝謝
老師這里資料二,中的遞延所得稅負債為什么在貸方,現在是沖回費用啊, 還有為什么稅法認可了要攤銷為什么不攤,不是會計向稅法看齊嗎?哪位老師幫我幫原始分錄寫下,謝謝
老師,這道題不是很理解下面兩個圈起來的分錄,1、為什么要沖回去年的遞延所得稅,不是應該增加遞延所得稅資產嗎?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1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15 2、應交稅費這個為什么是360*0.25? 去年確認的預計負債,借的營業外支出,不是已經少交了稅300*0.25,現在應該確認應交60*0.25?
老師資料5。購入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稅法不認可。會計把他算收入處理,需要遞延,形成遞延所得稅負債,賬面是比稅法多80。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增加在貸方,但是所得稅為什么在借方呢,借方是表示所得稅費用增加嗎?以后年度是沖減我以前多交的所得稅的意思嗎???
控股公司需要分紅所控制的公司分紅,比如股份是30%以上,那么控股公司要是分紅需要繳納稅款嗎
租金費用是白條入賬的,在企業年報的時候要調整出來,是填在納稅調整項目明細表嗎,是填在哪里
個體戶開一個點維修發票給運輸公司,要交多少稅
五倍充值、首單免費、充值金額內可享8折、算下來一共打了幾折
委托加工物資如果回收后直接出售,但是售價高于受托方計稅價格,那么收回委托加工物資時的消費稅會計分錄怎么寫?
老師,做的納稅申報更正,更正完為什么提示有不符的地方,這是真實正確的數據,我已經提交更正申報了,再點進去還是顯示有不相符的數據,是什么原因
持有期間分期確認的利息金額到底是記入“交易性金融資產——應計利息”科目還是應付利息?
老師請問休學被我點到,怎么又給它調成休學狀態?
企業所得稅年報中的期間費用,像汽車加油,車保險,應該填在哪里
處置固定資產的營業外支出,匯算清繳可以扣除嗎,需要調增嗎
1.這個和加記扣除有沒有關系 2.就算之前確定了遞延所得稅負債在貸方吧,那現在沖不是應該反方向嗎
這個和加計扣除沒有關系 2:以前是沒有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會計和稅法都計提攤銷了,那就沒有差異)
無形資產不是有加記扣除嗎,一般怎么說就是有 2.還是不懂為什么遞延所得稅負債要在貸方,以前提了折舊,現在沖回來等于什么沒做啊,如果是現在多扣了以后要扣回來補交稅那就要確認遞延啊
無形資產那是研發形成的無形資產才可以加計扣除
會計上不計提攤銷 但是稅法計提了120的攤銷 那么這個時候計稅基礎是不是小于賬面價值 那么就形成了遞延所得稅負債
我知道啊,那個時候形成了遞延所得稅負債,現在做調整分錄不應該是借遞延所得稅負債嗎
那個時候形成遞延所得稅負債了 那個時候沒有形成遞延所得稅負債 (同學你具體講下那個時候形成遞延所得稅負債,)
就是稅法讓扣120的時候啊,不是已經做了 借,管理費用,貸攤銷, 借所得稅費用,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也不對,老師開始的分錄應該怎么寫
一開始的分錄(是會計按照120計提了折舊) 借:管理費用? 120? 貸:累計攤銷 120 (這個分錄就結束了)
為什么沒有遞延
沒有遞延的原因是會計和稅法沒有差異啊 會計和稅法都計提了攤銷
后面調整沖回來了,又有遞延,這樣的話,就是遞延在那里,這個費用的分錄是沒有的
后面會計上沖回了攤銷,那么會計和稅法差異了 所以就確認遞延了,會計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了
可是你沖回后,等于啥沒做啊,怎么還有遞延
會計上不計提攤銷,但是稅法計提攤銷 就是因為會計上不做,才有差異的 因為使用壽命不確定會計不處理,但是稅法計提攤銷才會有會計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
同學你要好好去所得稅章節去看下,使用壽命不確定無形資產的會稅差異
知識點都沒有記住,建議這個時候要去復習下所得稅那邊的會稅差異
沒買書哈哈 老師有耐心的話把這個從頭幫我寫分錄,說明原因,推導下唄,謝謝了
資產小低大納我知道啊, 但是這里稅法可以攤銷,會計按照稅法已經攤銷了那么,借管理費用,貸,攤銷(這里不確定遞延是嗎) 那到了調整事項這邊,又借,攤銷,貸,費用(這里和前面的不是平掉了嗎?) 但為什么前面啥沒做,這里還要確定遞延所得稅負債以后多交稅呢
會計做了借:管理費用 貸:累計攤銷 稅法也是攤銷(說明會計和稅法都做了攤銷,那么會計和稅法現在有差異沒有,沒有差異對不)
現在調整了,調整的是誰,調整的是會計。 會計就沒做攤銷,但是稅法還是攤銷
那這個時候就有差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