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你好: :我同意同學的觀點。
不悔老師有空了回答下哈, 優先股/永續債如果是債券性質的話,那么對發行方來說它是產生利息費用,已經在凈利潤里面減掉了。 優先股/永續債如果是權益工具性質的話,那么對發行方來說它是要從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里面出的,凈利潤里面沒有減掉。 所以如果算每股收益的話,每股收益的分子嚴格來說應該是:凈利潤-分配給優先股/永續債的金額(權益工具性質) 對嗎?
老師您好,我們是新成立的公司,還沒招人。因為需要報稅了,想請教關于現在做零申報的幾個問題。一,年前存在以下幾個行為:①交了裝修款,當時銀行賬戶還沒申請,交的現金,有收據,后期可轉發票(現在還沒轉)。②股東換人,在稅務局交了印花稅。③法人轉進部分投資款。④銀行從賬戶里扣除了手續費。以上是否都需要體現在財報中呢?我目前的處理是:資產負債表中填入了實收資本和未分配利潤(手續費),并把相減的數額填入了貨幣資金。利潤表里填入了管理費用(手續費)。現金流量表為0。實在是不太懂,請老師指教。二,單位似乎還未辦理社保,是否不用管呢?還是也要進行零申報之類的行為?三,個稅的人員信息采集中,是否需要把所有股東都寫進去呢?(還不清楚他們是否要發工資)如果要寫的話,是否要先詢問他們有沒有在別的單位交個稅了?如果有別的地方交,是否就不用寫他們了?萬一如果股東都有別的地方交,沒人可采集信息了怎么處理呢
ABC事務所注冊會計師沈濟、簡政對華海股份公司2022年度的會計報表進行審計,確定的會計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為80萬。審計工作結束日為2023年3月18日,并于3月25日遞交了審計報告,管理層于3月20日簽署已審計的財務報表,經審計發現該公司存在以下事項:(1)該公司2022年度審計后的凈利潤為-1000萬元,2022年12月31日流動負債為29600萬元,資產總額為28400萬元。經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認為該公司2020年度會計報表所依據的持續經營假設是適當的,該公司未在會計報表中做充分披露。(2)2022年1月1日,L公司因減資而使其股本由原來的1億元人民幣降低至2500萬元。華海公司2019起向L公司投資,減資前在L公司所占的股權比例為10%,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資收益,投資期限為5年。經查,L公司2022年年末凈利潤中,可供分配的部分為1000萬元,其當年公布的適用于普通股股東的股利為10%。針對上述事項,注冊會計師應提出何種處理建議?若需提出調整建議,應列示審計調整分錄。如果華海公司拒絕調整,應提何種審計意見。
6.下列關于取得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的長期股權投資初始計量說法中,正確的有( ) A.合并方發生的審計、法律服務、評估咨詢等中介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B.以發行權益性工具作為合并對價,為發行權益性工具而發生的手續費,沖減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不足沖減的,依次沖減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C.以發行債務性工具作為合并對價,為發行債務性工具而發生的手續費,應當計入債務性工具的初始確認金額 D.如果被合并方在被合并以前,是最終控制方通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所控制的,則合并日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還應包含相關商譽金額 請問老師C選項怎么理解?
老師,新招進一個員工要求稅后10000,要交社保,這個怎么算呢
單獨一個項目的利潤怎么計算
老師好,供應商因提供的商品有問題,我們對供應商的罰款應該計入營業外收入對嗎?這樣會使增值稅和所得稅的收入不一致吧?
老師 請問一下 資產負債表中的未分配利潤金額 與利潤表的利潤金額不一致會有影響嗎
老師,請問計提折舊的時候,用錯了分錄,原憑證借:管理費用,貸:固定資產,現在要修改,我應該怎么修改?
變更財務負責人在市場監督管理局變更的流程,老板想要把財務負責人變成我,我又不是很想承擔責任,財務負責人不變更會對財務這塊把控有影響嗎
公司員工出差公司財務制度為餐費補貼每日100元,沒有發票,能有效稅前做賬扣除嗎?
假如公司發生業務招待費10萬,按稅法只能扣6萬(假設不考慮千分之五那個標準),如果這10萬的業務招待費里其中1萬是沒有發票的。請問匯算清繳時,是調增4萬還是調增5萬(4萬+1無發票)?
自然人股權變更: (有限合伙)企業注冊資金100W: A 出資53W 認繳;B 出資2W認繳;C 出資45W實繳; 現在自然人:A要1元轉讓27.5%的股權給自然人D; 請問個稅怎么計算?
2024年做賬做了無票收入,稅務系統也報了,2025年4月份,開票給他們,這個在稅務系統要怎么操作啊?做賬我倒是可以沖銷無票收入,再做一個正常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