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從外面購進來的東西給員工,如果說要視同銷售的話很不合理啊。你想想,比如說你從外面買月餅之類的發給員工,結果還要你額外的交銷項稅,這也說不過去啊。
老師,您好: 請問一下,自產貨物用于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視同銷售。購進的貨物用于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不視同。為啥,有沒有別的層面理解一下,僅從流通方面嗎?向他人提供免費提供勞務、轉讓不動產和無形資產,用于公益、社會公眾也不視同,這從其他層面怎么理解?
老師,請問公司購買手機送給客戶,增值稅是屬于進項稅不能抵扣,還是屬于視同銷售呢? 《增值稅暫行條例》里規定: 不得進項抵扣:用于簡易計稅項目、免征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勞務、服務、無形資產和不動產。 視同銷售:講資產、委托加工或者購進的貨物無償贈送其他單位或者個人
二)企業用自有資金拆借給關聯企業使用。 企業將自有資金拆借給關聯企業使用,從實踐中看,又可分為有償和無償兩類。有償使用時,根據財稅〔2016〕36號文件規定,企業將自有資金拆借給關聯企業使用并收取利息,應視同企業貸款業務,所收取的利息應按6%繳納增值稅。 企業將自有資金無償提供給關聯企業使用,財稅〔2016〕36號文件附件1第十四條規定,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向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無償提供服務視同銷售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但用于公益事業或者以社會公眾為對象的除外。因此,關聯企業間資金拆借行為應按照上述規定繳納增值稅。 同時,財稅〔2016〕36號文件附件1的《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注釋》規定。請問老師關聯企業之間的借款,無償或者有償都的要繳納增值稅嗎?
優先股和普通股股息分別計入哪里?對外投資,分配股利,非貨幣性福利,自產和委托加工物資,外購的以上三種都要視同銷售嗎?采購費用是哪些組成和采購成本有什么區別?當入庫材料發生合理損耗的單位成本還有實際成本怎么算,能不能用題目數字舉個例子講一下兩者區別?自產產品用于個人福利和集體福利,還有外購貨物用于集體福利和個人福利有什么區別?怎么寫分錄,分別計到什么科目?自制,外購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怎么區別,我分不清銀行對賬單啊,盤存單盤點表算到哪里,還有什么樣的可以作為原始依據(以上所有問題都在小企業會計準則下面提問,不是企業準則)謝謝老師,我真的不會
1.某生產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其生產的貨物適用13%增值稅稅率。2020年11月該企業的有關生產經營業務如下:業務1:銷售甲產品給某大商場,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不含稅銷售額80萬元;銷售甲產品的同時提供送貨運輸服務取得收入5.65萬元。業務2:銷售乙產品,開具了增值稅普通發票,取得價稅合計金額為22.6萬元。業務3:將自產的一批應稅新產品用于本企業集體福利項目,成本價為20萬元,該新產品無同類產品市場銷售價格,國家稅務總局確定該產品的成本利潤率為10%。業務4:銷售2016年10月購進的作為固定資產使用過的進口摩托車5輛,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上面注明的每輛銷售額1萬元。業務5:從某農場主處購進農產品一批作為生產貨物的原材料,買價為30萬元,同時支付給運輸公司的運費5萬元(不含增值稅),取得運輸部門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面注明的稅額為0.45萬元。本月下旬將購進的農產品的20%用于本企業職工福利。業務6:當月租入商用樓房一層,取得對方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稅額為5.22萬元。該
這里的單位成本是單價的意思嗎?就是 1000 元/件,有 60 件?
開票:人工智能*電子服務器,賣的是硬件的,有沒有什么稅收優惠政策?
不滿500萬購入的固定資產可以一次折舊,這個有什么條件嗎?適用于軟件企業(硬件)嗎?
圖片這個提示啥意思沒看明白
我們和廠家拿貨,六萬送三萬,對方正常給我們開發票九萬,實際我們才支付了六萬,要怎么入賬呢
老師,差額征收全額開票價稅合計1090扣除部分654增值稅附表1簡易計稅銷售額填1000,然后扣除額填654應交增值稅就是(1090-654)/1.09*0.09=36那如果開差額征收差額發票增值稅附表一銷售額填多少?因為差額開的話發票上的不含稅金額就是1054(1090-654)/1.09*0.09=36,所以不含稅價就是1054(1090-36)加稅合計1090這樣的話增值稅附表一銷售額填1054還是1000.
您好,我們是物流行業,屬于2020年受疫情影響困難行業企業,2020年有虧損,2021年有虧損,2022年和2023年都有盈利,為什么20022和2023是先彌補2021年的虧損,而不是先彌補2020年的虧損
老師只有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如何建賬呢?
轉銷無法收回備抵法核算的應收賬款,為什么應收賬款賬面價值不變,貸應收賬款,而不是減少應收賬款賬面價值?請教一下,非常感謝!
老師,我們是貿易型公司,對方來給我們的發票是勞務-打樣費,這個怎么做賬
然后用于公益,社會公眾不是從銷售,是因為這是在做好事。國家是鼓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