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你好 實操中可以先不抵扣 不計入成本,等到抵扣的時候再入賬
老師,我們11月收到預付的供應商開的發票,已認證,并記賬,借成本、進項稅,貸預付款,12月對方開了紅字,原因是開票抬頭有誤。請問我12月收到發票后,如何做分錄?記進項稅轉出嗎?如果進項稅轉出是正數還是負數?我成本也做負的,沒法平賬了。還有,在報稅時,進項稅轉出那里是不是也要填寫這個金額。如果不做進項稅轉出,做進項稅負數的話,那和我的12月認證抵扣勾選統計又不一致,請問怎么辦
老師問一個實務中的問題,一個商貿企業,如果本月銷售商品收入100萬,已經開票,而我們進貨的時候也已經收到進項票成本為50萬(商品全部賣出),運費成本為10萬。我就想問問如果按照理論,這些商品和運費的成本合計60萬都應該確認為本月的成本,但是我們每月月底不是勾選抵扣進項稅嘛,我就在想假如運費成本那個10萬的進項稅本月我不勾選抵扣了,這個運費成本我是不是可以不計入當月,等到抵扣的時候再計入成本?
老師您好,想咨詢三個問題。我們是做規劃設計,沒合同,假如年初到年底,一共收到預收賬款200萬,對方一直不開票說以后再開,我們也為對方服務了,也值他們付的款項,所以12月底想確認不開票收入。1:我們平時開出發票的項目名稱是:專業技術服務,請問這200萬的無票收入需要交印花稅嗎?印花稅到底是按什么確認交不交?2:以前的工資全入了管理費用,其實在收到預收賬款時,人員工資已經是勞務成本了,只是沒確認收入,就記入了管理費用,現在12月確認收入時,如果只把本月工資計入勞務成本,這成本費用就太低了,怎么辦?還有全年一次性獎金也可以計入勞務成本嗎?3:公司注冊資本10萬,確認收入后,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后,凈利潤假設按100萬計算,第一次提取盈余公積金,按10%計算,10萬,就會遠超(注冊資本的50%)5萬,那怎么提取,是嚴格遵照法定提取10%10萬,還是只按利潤的一半50萬來提取10%5萬?謝謝,麻煩老師了。
老師你好,在學庫存商品的售價金額法的時候遇到一個問題。這個題目如果展開寫分錄是不是這樣?最終計算出的商品進銷差價192和一開始分錄中算出來的商品進銷差價250不一致,是不是我分錄寫錯了?麻煩老師看看。我的分錄如下: 老師你好,這個題目的分錄是不是這樣寫阿? 1.本月購入時 借:庫存商品 750(按售價)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65 (進貨成本500*13%) 貸:銀行存款 565 實際成本 (500+65) 商品進銷差價 250 2.確認本月銷售收入 借:銀行存款 678 貸:主營業務收入 600 (按售價)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78 同時結轉成本 (按售價) 借:主營業務成本600 貸:庫存商品600 商品進銷差價率=(250-180)+(750-500)/250+750 然后*100%=32% 已售商品分攤進銷差價=600*32%=192 月末庫存商品成本=180+500-(600-192)=272
老師,請問下,我們是機械租賃公司,一般納稅人收到專票了,這幾個月沒收入,現在是不用勾選認證是不?借:勞務成本(運輸費), 應交增值稅(待認證進項稅) 貸:銀行存款, 等下次,有收入了需要抵扣的時候,在電子稅務局系統,點勾選認證是不?然后,借: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應交增值稅(待認證進項稅)? 2, 如果是沒收到發票,是借:預付賬款,貸:銀行存款 然后收到票后,借:勞務成本(運輸費),應交增值稅(待認證進項稅),貸:預付賬款,等到有收入了,再把勞務成本轉為主營業務成本。是這樣操作嗎?
好的,老師我在請教您一個問題。就是我報月報的時候,老板經常看不懂,我就報了2個版本,一種就是本月付了多少錢,收了多少錢,純現金收支這種。還有就是報會計那種權責發生制,稅務局網站上填報增值稅時確認多少收入和成本,包括賬上計提的費用,我就按這種報給老板。 然后我現在就有點迷茫,會計這種不勾選抵扣進項就不確認成本這種操作感覺和收入的時點匹配不上,加入我一年不抵扣,這會計成本就一年不確認嗎?老師像您以前會怎么給老板報每月的報表呢?謝謝麻煩老師指導下
你給老板的按照流水,抵不抵扣就不會影響 你給老板的報表,至于報給稅務局的 可以根據你們抵扣在入成本簡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