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圖中第一步,為什么存貨沒了,第二年要借未分配利潤年初--存貨沒有了,不用替換為未分配利潤,只有損益項目才會在第二年替換為未分配利潤,部分老師認為存貨沒有了替換為未分配利潤,其實是不對的,大部分老師是沒有替換的,畢竟教材也是沒有替換的。 2. 為什么評估增值的存貨,銷售出去后,結轉成本和存貨,第二年年初借貸都用未分配利潤呢?這樣豈不對未分配利潤沒有影響?--因為存貨出售,結轉成本,而成本是損益項目,損益項目,期末都是轉入本年利潤,最終轉為未分配利潤了,所以第二年都是用未分配利潤代替損益項目。 3.第一步存貨沒了,借記未分配利潤年初,怎么第四部又貸記未分配利潤年初,我只知道口訣,可是為什么這么用,麻煩詳細再詳細解答--未分配利潤年初是代替損益項目,理由同2
(請孺子牛老師回答) 1.如圖中第一步,為什么存貨沒了,第二年要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2. 為什么評估增值的存貨,銷售出去后,結轉成本和存貨,第二年年初借貸都用未分配利潤呢?這樣豈不對未分配利潤沒有影響? 3.第一步存貨沒了,借記未分配利潤年初,怎么第四部又貸記未分配利潤年初,我只知道口訣,可是為什么這么用,麻煩詳細再詳細解答
在做合并財務報表時與內部交易相關的抵銷分錄時,在第二年時,乙公司上年自甲公司購入的產品剩余部分全都向集團外售出,乙公司支付了上年所欠甲公司貨款2000萬元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240 貸:營業成本 240 借:存貨 200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200 借:營業成本 200 貸:存貨 200 這里為什么要編制最后一個分錄呢,不是第一個分錄都是假設賣完了嗎 債權債務: 借:應收賬款 100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100 借:信用減值損失 100 貸:應收賬款 100 后面這個分錄又表達的是什么意思呢
3.甲公司是丁公司的母公司。2018年年初甲公司自非關聯方丙公司購入乙公司80%股份,初始成本為2000萬元,當日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2200萬元,賬面凈資產為1800萬元,2018年乙公司實現賬面凈利潤600萬元,公允凈利潤為500萬元,分紅40萬元,除此之外未發生其他經濟業務。2019年年初丁公司以土地使用權為代價自甲公司手中換取乙公司80%股份,該土地使用權原價為1400萬元,累計攤銷為100萬元,公允價值為1800萬元,此轉讓業務匹配的增值稅稅率為9%。丁公司“資本公積”當日結存300萬元,均為資本溢價,“盈余公積”結余400萬元,丁公司因此業務形成“資本公積”()萬元。 A貸記870 B借記672 C貸記906 D借記588 答案:C 老師不明白,為什么明明是同控,他算值時全部使用的是公允價值。難道只因為母公司從外取回來了,后續子公司再買回去還是只能公允,就是不太明白為什么一直是用公允價計量
老師,公司成立不到一年,之前都沒有賬,但是有業務發生,但是由于之前的太亂沒辦法理出一個期初,所以中途(6月)建賬的時候,沒有做之前的賬,只從建賬以后做賬,期初就根據銀行余額錄了一個期初,借方寫的銀行存款貸方寫的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這樣可以嗎,至于未清的往來,只有在之后對賬過程中理出一個期初在補記分錄,如果發現6月之前有一筆未收回的貨款現在收回來了入了公戶,那補記借銀行存款貸方應收賬款,但是這樣的話銀行存款余額就不平了,因為之前已經錄了期初,那怎么處理
合并報表中抵消未實現的存貨內部損益,有一步第二年假設沒賣的全部賣掉 借 利潤分配…年初 貸 營業成本 之前抵消是借 營業成本 貸:存貨 那么實現了的話不應該是 借:存貨 貸:營業成本 為什么變成了 未分配利潤 年初呢 不上假設本月才賣掉的嗎
老師,請問內審和審計一樣嗎,都有底稿嗎
老師,營業收入凈額等于什么?
老師,營業收入凈額是什么意思?
三個人購買一個公司70%股份,金額1500萬元,其中這三個人a占10%股份,請問a需要投資多少金額
三個人人購買一個公司70%股本1500萬。原股東投資500萬。其中投資1500萬要占10%股份,請問10%出資多少金額
出售股本高于投資股本,溢價記入那個科目
麻煩問一下老師,小規模發生無票收入,怎么做分錄,計提增值稅怎么做?
進項票8個點買進來,票面13個點,我要交多少稅
購進玉米混干之后銷售,那么記賬是按購進發票上面的數量入庫,還是烘干后的數量入庫
這為啥都是 200 的??14% 啊啊啊啊
可是第4步的存貨還是用年初未分配利潤替代的呀
如果網課老師講的錯的,那他們的學生考試豈不都做錯了?這么久沒人發現么
第4步是錯的呀,不能代替 因為不一定每年都考第二年的業務,我發現了,你可以看看教材586頁,2020年的教材,存貨不能 替換為未分配利潤的。
我看了一下,正如您說網課老師把不存在的資產在第二年用未分配利潤年初代替,其實和不用未分配利潤年初直接用原項目,一樣的效果,請問,那為什么他們還要這樣多此一舉,是之前規定這樣做還是怎樣?
我看了一下,正如您說網課老師把不存在的資產在第二年用未分配利潤年初代替,其實和不用未分配利潤年初直接用原項目,一樣的效果,請問,那為什么他們還要這樣多此一舉,是之前規定這樣做還是怎樣?--這個我在六七年之前學習的時候就是不替換的,我也是去年發現有的老師替換,替換是不對的,按教材的做法處理吧,不要替換。我不明白為什么有人要替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