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計稅基礎按稅法口徑計算,賬面價值是最近的公允價值。兩者差額形成稅會差異。
(2)甲公司自2017年12月31日起將其擁有的一棟房屋以經營租賃方式對外出租,在此之前,該棟房屋一直被甲公司作為辦公場所使用。該房屋的成本為300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20年,按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預計凈殘值為零,截至2017年12月31日,已累計折舊4年。2017年12月31日,該棟房屋的公允價值為2800萬元。2018年12月31日,該棟房屋的公允價值為3450萬元。 除上述投資性房地產外,甲公司無其他投資性房地產。甲公司對投資性房地產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 這個對應納稅所得額怎么調整啊
2021年12月31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300萬元取得一項投資性房地產,該項投資性房地產預計使用年限為20年,預計凈殘值為0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其公允價值變動情況為:2022年12月31日公允價值為690萬元,2023年12月31日公允價值為710萬元。該項投資性房地產每月取得租金收入2萬元,甲公司對投資性房地產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不考慮其他因素影響,則該項投資性房地產對甲公司2023年利潤總額的影響金額為()萬元。
與2X17年12月25日簽訂了租賃合同,租期為3年,租賃期開始日為2X18年1月1日,用于出租的房屋原價為1600萬元。預計凈殘值40萬元,折舊年限為3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為簡化起見,假定按年計提折舊)。轉化為投資性房地產之前,該房屋使用了9年,累計折舊為468萬元。要求:做出星海公司有關該項投資性房地產的下列會計處理。(25分)假定采用成本模式進行后續計量34(1)2X17年12月25日,將自房產轉為投資性房地產(2)2X18年12月31日,計算房屋年折舊額并計提折舊(3)2X20年1月1日,將成本模式轉為公允價值模式,房屋公允價值為1560萬元(4)2X20年12月31日,房屋公允價值1570萬元假定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1)2X17年12月25,將自用房地產轉為投資性房地產,房屋公允價值為1500萬元(2)2X18年12月31日,房屋的公允價值為1490萬元(3)2X19年12月31日,房屋的公允價值為1560萬元(4)2X20年12月31日,房屋的公允價值為1570萬元(5)2X20年12月31日,租期滿,房屋轉為自用辦公場
與2X17年12月25日簽訂了租賃合同,租期為3年,租賃期開始日為2X18年1月1日,用于出租的房屋原價為1600萬元。預計凈殘值40萬元,折舊年限為3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為簡化起見,假定按年計提折舊)。轉化為投資性房地產之前,該房屋使用了9年,累計折舊為468萬元。要求:做出星海公司有關該項投資性房地產的下列會計處理。假定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1)2X17年12月25,將自用房地產轉為投資性房地產,房屋公允價值為1500萬元(2)2X18年12月31日,房屋的公允價值為1490萬元(3)2X19年12月31日,房屋的公允價值為1560萬元(4)2X20年12月31日,房屋的公允價值為1570萬元(5)2X20年12月31日,租期滿,房屋轉為自用辦公場
甲公司將一幢自用的房屋對外出租,租賃期開始日為2018年1月1日,租期3年,每年12月31日收取租金85萬元。出租時,該房屋的成本為3000萬元,公允價值為3300萬元。2018年12月31日,該房屋的公允價值為3250萬元,2019年12月31日,該房屋的公允價值為3210萬元,2020年12月31日,該房屋的公允價值為3150萬元,2021年1月5日,將該房屋對外出售,售價3190萬元,增值稅率9%,款項均收到存入銀行。甲公司對投資性房地產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要求:1、編制甲公司上述與該房屋相關的會計分錄(按年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益)2、計算該房屋總收益。
老師,我們是貿易型公司,對方來給我們的發票是勞務-打樣費,這個怎么做賬
24年第四季度的財務報表有變動,匯算清繳的時候需要去更正申報第四季度報表嗎?如果更正了,需要補稅的話,需要交滯納金嗎
老師調表不調賬,調財務報表嗎
個體工商戶,核定征收的一個月不超3萬,超了會收多少稅
為啥發出成本低利潤就高,能舉例子嗎
老師,公司買車哪些費用是可以直接計入固定資產的
圖片一提示的那句話啥意思啊,
老師你好,賬務交接,需要交接什么內容啊
電影公司,收到300萬,合同是投資和宣傳費用,還需要給他們開發票,這個怎么做賬和開發票呢
請教一下,貨物的征稅率是9%,退稅率也是9%,進項發票開了13%,只能退9%嗎?認證需要怎么操作?
怎么計算呢
您好,計稅基礎按稅法口徑計算(根據原值3000和使用年限計算),賬面價值是最近的公允價值(題目會給出)。兩者差額形成稅會差異。
調增還是調減。具體數是多少
您好,對于題目,公允價值大于賬面價值,應進行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納稅調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