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可支配收入什么意思?怎么算的
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實際生活中,常用來代指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不是扣除消費剩余收入,是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
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總收入- 交納的所得稅- 個人交納的社會保障支出- 記帳補貼)/家庭人口
人均可支配收入與人均GDP有什么區別
一、兩者的定義
人均可支配收入指個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遺產稅和贈與稅、不動產稅、人頭稅、汽車使用稅以及交給政府的非商業性費用等以后的余額.
GDP的定義為: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提供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值.
二、兩者的區別
人均GDP即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個時期內的GDP總值除以當期內的人口總數國內生產總值(GDP)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表現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
1、從價值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超過同期中間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即所有常住單位的增加值之和;
2、從收入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創造并分配給常住單位和非常住單位的初次收入分配之和;
3、從產品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最終使用的貨物和服務價值與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價值之和.在實際核算中,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計算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分別從不同的方面反映國內生產總值及其構成.人均GDP當然是用人口總數除一下了.
人均可支配收入什么意思?怎么算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跟居民生活水平直接掛鉤,要是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代表居民生活水平越高,生活過得越好.當然,人均可支配收入只能夠反映大概的數據,并不能代表每個居民真實收入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