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需要關注合同的收款付款周期 合同的發票開具時間票種
老師,財務審核合同,主要審核什么部分,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老師,請問財務審合同主要審哪些方面?
財務審核項目合同的主要審核點
老師,我們公司讓財務審合同,要審那些地方?要注意些什么?
你好,財務審核合同時,會審核哪些點呢
FTXW15.YBLA0281C004收付控制狀態為只收不付,不允許支取。
老師,對方是個體戶,開了普票,但是打款要打給法人的老婆可以嗎?法人因為官司賬戶被凍結了。
我們是家具定制工廠,主要生產家具,不賣板材,平時購進板材我是這樣做賬的,但這些板材是替別人購進的,提前收了客戶5200,這5200是收的板材款,我該怎么做賬
初級考試,個稅扣除的這些基數跟扣除比例會給到已知條件里面嗎,還是需要背
老師自然人獨資有限公司跟合伙有限公司有區別嗎?
一般納稅人農牧業企業,需要用零散工支付勞動報酬,大批量的,取得不了勞務發票,怎么辦
工程勞務,先開了9 %的勞務票,剩下的能改3 %點嗎
第九題哪來的10000呢?麻煩會的老師詳細解答一下。
老師你好,我們是4S店,有一輛固定資產的車,我們把車貸款了,這輛車原值144000元,我們用這輛車貸款134820元,我們已還分期4494元,剩余130326元分期,折舊3008.34元 這輛固定資產的車銷售給客戶了,客戶沒給我們錢,只是把后期的130326的貸款還完就可以! 這個會計分錄怎么做賬務處理老師
開票對方收費1181.25元,不開票對方收費1100,我們是小規模納稅人,請問我們是按照哪個金額結賬更合適,為什么
可否更細致具體呀?
● 合同審核需要把握的要點 要點一:合同類型 企業的合同可以分為收款合同和付款合同兩大類,在兩類合同中企業的角色以及相應的權利義務是不同的。如果企業設定有標準合同模板,可以區分標準合同和非標準合同,標準合同由于是企業提供模板,在對方沒有大改動的情況下,風險較低,但非標準合同通常使用對方合同模板,需要仔細斟酌其中是否存在對于我方不利的因素。 在此基礎上繼續進行細分,還可以將合同分為長期合同和短期合同,合同期限可以以1年為分界線,長期合同由于履行時間跨度大更容易引發履約問題,更需要注意相關條款約定及描述的清晰。長期合同中存在框架合同,這類合同可能并沒有詳細約定結算條件,只是形成一種合作意向,具體結算需要參考定期的結算單進行。 不同類型的合同,因為企業在此期間承擔的角色不同,所以需要關注的重點以及對于風險的判斷標準也不同,需要按照類型進行區分。 要點二:簽約主體 很多企業依據戰略和業務規劃,或者出于納稅籌劃等考慮,下屬會成立很多家公司,不同公司用來承接不同的業務,收入、成本、費用需要明確進行劃分。合同審核時需要注意按照合同內容判斷簽約主體是否正確,例如營銷業務由A公司負責,那么營銷相應的收款和付款合同都需要使用A公司為主體進行簽約,這樣在核算時才能保證收入成本配比,如果營銷合同使用B公司簽約,就需要在合同審核中及時提醒合同發起人進行修改。 簽約主體確定后,需要審核合同中關于此主體的信息是否正確,如公司名稱、地址、營業執照號碼、法定代表人等,這些明細信息需要與簽約主體保持一致。 要點三:服務內容 無論是收款合同還是付款合同,都需要考慮合同中約定的內容是否與我方或對方的經營范圍一致,是否存在超范圍經營的情況。例如從事商貿的企業提供房屋租賃服務、營銷服務公司提供勞務派遣等,這種超范圍經營存在一定的風險,對方可能并沒有相應的權力或資質從事此項業務,導致合同無效,企業需要承擔風險。 當合同中存在多項服務時,需要評估對于各項服務的約定是否明確,是否能夠劃分清楚。多項業務并存但無法區分,特別是對于服務性質和稅率相差較大的業務來說,會給納稅申報和會計核算帶來麻煩,可能增加企業成本,影響財務數據質量。 合同中需要同時約定雙方的權利義務,不能只約定一方的權利或一方的義務,權利義務的不清晰會引發合同執行中的各種問題,增加企業風險。 要點四:業務真實性 不真實的業務會增加企業違法風險,同時會涉嫌虛開發票,違反稅收征管制度。部分中小企業無法意識到這部分風險,為了降低繳納的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會利用名下不同公司相互進行開票,所簽署的合同并沒有業務實質來支撐,或者偽造相關業務進行開票,這些都涉嫌虛開發票,企業需要承擔相應責任,金額巨大時甚至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 結算條款需要把握的要點 要點五:合同金額 除了框架合同,基本所有合同都會有明確的合同金額,需要關注合同中標注的金額是否正確,大小寫金額是否一致。當合同存在多項商品或服務時,每一項商品或服務的金額計算公式和計算結果是否正確,合計總數是否與合同總額一致。 當合同中涉及折扣、返點、優惠時,收款合同需要考慮折扣、返點、優惠比例是否符合企業標準,超出標準是否有經過特批,折扣、返點、優惠的計算公式與計算結果是否正確;付款合同需要關注折扣、返點、優惠比例以及體現方式,是直接減少合同金額還是定期進行返點結算,優惠幅度與前期或行業標準相比是否有變化,是否符合企業預期。 合同金額中是否涉及定金、保證金等約定,定金的比例是否超出規定的合同總額的20%,保證金何時支付何時退還,是否存在扣減保證金的條款。 合同金額還需要和預算進行對比,特別是付款合同,需要評估是否超出預算,超出預算是否經過特批。 要點六:收付款時間 合同中約定是一次性收付款還是分期收付款?如果是一次性收付款,具體的收付款時間怎樣約定,是否留有足夠充裕的審批及操作付款時間,收付款的賬期是否符合企業標準,超出標準賬期的理由是否合理以及是否經過審批,對于付款時間的約定是“日”還是“工作日”。這些看起來都是細節問題,但實際會對財務工作造成很大影響,例如合同中約定合同簽訂當天付款,財務付款需要經過審批,審批需要時間,這樣的約定明顯是無法達成的;還有需要看清關于時間的描述是“五日”還是“五個工作日”,當期間存在節假日時,兩個時間長短可能會相差很多。 對于分期收付款,預收或預付的比例是多少,是否符合企業標準或行業慣例,后續收付款節奏和期限怎樣約定,收付款節奏是否與提供商品或服務的節奏相符,每期收付款需要達成的必要條件,例如完成某項工作或交付某些成果,相關約定是否可行。整體的收入款期限是否過長,當分期付款超過一年且尾款比例較高時,可能因為合同執行中產生的糾紛而影響尾款的收回,造成風險和損失。 要點七:收付款方式 合同約定使用怎樣的收付款方式,是支票、銀行轉賬或是承兌匯票,是否提供相應的銀行賬戶信息,銀行賬戶名稱是否與合同簽約主體一致。 當收付款賬戶信息與合同簽約主體不一致時,需要聯系對方進行修改,確實存在特殊情況時,需要將合同修改為三方合同,明確各方權利義務,或補充簽署三方協議,避免后續可能引發的糾紛。 要點八:開票類型 合同中是否明確了開票項目,開票項目是否與合同中約定的商品或服務內容一致,例如營銷服務合同的開票項目是技術服務費,就存在明顯的不妥,需要進行修改。還需要判斷發票的稅率是否合理,是否與開票項目一致,開票類型是增值稅專用發票還是普通發票,對方是否有相應的開具或接收資質。 提供發票的時間與收付款時間的先后順序,是否預留了審批、開票、郵寄的時間。開票信息是否準確,是否與合同簽約主體信息相符。 要點九:結算依據 合同在結算過程中,需要雙方提供怎樣的憑證依據,例如采購合同需要采購單和驗收單,框架合同需要定期結算單,這些憑證依據是否有明確的格式和要求,是否提供標準模板作為附件。 分期收付款合同的履行進度如何確認,需要提供怎樣的證明,交付及驗收的預留時間是否充??尚?,交付和驗收是否需要書面進行,如果使用郵件確認,是否有明確的對接人以及郵箱,對接人變更怎樣處理。 結算依據通常作為結算的必要條件,這部分約定不清,會拖慢結算進度,影響合同執行,增加企業風險。 要點十:售后條款 合同中是否有售后條款,具體怎樣約定,是否提供質量保證期,存在質量問題的處理方法以及賠償約定。是否需要提供定期的維護或損壞維修,是否單獨進行收費,維護維修期限怎樣約定。 售后條款的存在意味著企業需要負擔的權利義務并未全部履行完畢,影響收入確認以及會計核算的規則,所以需要單獨進行關注。 需要關注的其他要點 除去上述十個要點之外,還存在一些其他需要關注的合同信息。例如合同履行要求具備相應的行業或執業資質,履約雙方是否能夠提供證明;商品銷售涉及代理商,是否能夠提供品牌授權。 合同涉及違約金條款,對于違約金金額的設定是否過高,存在違約情況怎樣進行處理,出現爭議的解決方式怎樣約定。 這些問題可能并不完全需要財務部門進行判斷,但可以結合其他財務相關條款來綜合進行考慮,判斷其中是否隱藏風險,對企業產生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