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你好
一、庫存資金如何關賬?
(一)庫存資金如何核對?
1、庫存現金:帳實是否相符?余額是否合理?
如:余額為負數、余額超過正常3-5天以上的用量。
2、銀行存款:帳實是否相符?是否存在大量未達賬項?所有的賬戶是否都在賬務中核算?是否將個人賬戶在銀行存款中核算?
如:將公司股東個人卡收支視同銀行存款管理、未將公司所有賬戶在銀行存款中核算、個別銀行存款資料不全賬實不一致等。
3、年度關賬建議:
1、所有銀行帳號都不要有未達賬項;
2、外匯賬戶準確調匯;
3、大額現金及時存入銀行賬戶;
(二)資金損失如何處理?
1、庫存資金是否有被盜、個人占用、少收款掛賬、賬實不清掛賬、假幣抵庫等現象。
2、年度關賬建議:
(1)對于資金損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準備相關輔助資料;
(2)根據公司相關規定,收回責任的賠款;
(3)對于確實無法收回的資金損失,準備相關資料在企業所得稅前按相關規定,進行稅前處理,具體資料如下:
?現金保管人確認的現金盤點表(包括倒推至基準日的記錄);
?現金保管人對于短缺的說明及相關核準文件;
?對責任人由于管理責任造成損失的責任認定及賠償情況的說明;
?涉及刑事犯罪的,應有司法機關出具的相關材料;
?金融機構出具的假幣收繳證明。
(三)白條如何處理?
1、庫存資金是否存在有未進行賬務處理的借支、費用報銷、代墊款、押金條等各項“白條”抵庫現象。
2、年度關賬建議:
全面清理未入賬的“白條”,對于屬于往來性質的白條,及時進行賬務處理,掛相關單位或個人的往來;對于屬于費用性質的白條,及時列支相關成本或費用,需要代開發票的代開發票。
(四)有何涉稅風險?
1、賬實不一致,個人掛賬“白條”,容易被核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2、賬外銀行賬戶,容易被聯動清查,查補賬外收入;
3、等額即進、即出銀行資金,容易查補相關稅收;
4、同一個人賬戶銀行往來較多,容易涉及稅收稽查。
二、往來如何關賬?
(一)往來核算存在的問題
1、部分財務人員在進行日常賬務處理時,未嚴格按照會計準則規定的科目核算內容進行經濟業務核算和分類;
如:應計入應付賬款的業務誤計入其他應付款;同一客戶的預收、應收不分業務隨意對沖后余額記賬;在會計憑證摘要僅僅注明清賬二字,甚至無摘要,人為地造成往來賬目的混亂。
2、創建和使用虛擬賬戶滿足大量一次性往來單位的業務需求或是根據內部管理的特殊需要,歸集部分項目的前期核算。由于使用人員較多、業務繁雜,缺乏有效的監管意識和手段,隨著組織機構的調整和人員變遷,導致部分掛在虛擬賬戶的往來賬款變成了呆賬;
3、現代企業往往存在多種經營行為,某些企業既是客戶又是供應商,客戶和供應商分割,缺乏有機聯系;
4、一般而言,企業都比較重視債權管理,但是對債務的監管,往往不甚重視而導致管理不全面,使一些名存實亡的往來款項長期掛賬,該付出的不付出,該收的不收,對無法支付債務不作會計處理,這些都極易造成往來科目的混亂,嚴重擾亂了往來賬款的規范管理。
5、企業往來賬款項函證未得到有效利用主要表現有兩個方面:一是重視對賬形式,輕視對帳效果。因為涉及主體較多,單據傳遞存在時差性,并且往來賬款多數不影響敏感指標,因此在沒有強制性的約束下,函證工作得不到重視,使其流于形式;二是重債權、輕債務。
(二)企業往來如何管理?
1、加強管理,減少往來賬款掛賬;
2、建立應收賬款的管理制度,控制應收賬款的收回期限;
3、加強應收賬款的催收力度,改變催收方法,強化日常監督作用;
4、企業應分部門、分人員下達銷售貨款回籠率,按月考核,并將考核結果與獎懲掛鉤;
5、企業應制定信用政策,確定信用標準、信用條件(含信用期限,信用額度,折扣率)及收款政策,對客戶的賒銷均應被授權批準,客戶信用期限、額度的調整必須經過相應權限審批人員審核批準。
(三)企業往來如何關賬?
1、加強往來詢證及時性、準確性、有效性的確認;
2、加強業務部門對往來業務的參與、確認與配合;
3、加強往來款項與收入、成本、費用、資產的結轉確認;
4、加強往來賬齡的分析及壞賬的計提與處理;
(四)壞賬如何處理?
1、企業壞賬損失如何稅前扣除?
企業除貸款類債權外的應收、預付賬款,減除可收回金額后確認無法收回的應收、預付款項,可以作為壞賬損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具體按以下材料確認:
(1)相關事項合同、協議或說明;
(2)屬于債務人破產清算的,應有人民法院的破產、清算公告;
(3)屬于訴訟案件的,應出具人民法院的判決書或裁決書或仲裁機構的仲裁書,或者被法院裁定終(中)止執行的法律文書;
(4)屬于債務人停止營業的,應有工商部門注銷、吊銷營業執照證明;
(5)屬于債務人死亡、失蹤的,應有公安機關等有關部門對債務人個人的死亡、失蹤證明;
(6)屬于債務重組的,應有債務重組協議及其債務人重組收益納稅情況說明;
(7)屬于自然災害、戰爭等不可抗力而無法收回的,應有債務人受災情況說明以及放棄債權申明。
2、逾期一年以上的應收賬款,能否確認損失稅前扣除?
企業逾期一年以上,單筆數額不超過五萬或者不超過企業年度收入總額萬分之一的應收款項,會計上已經作為損失處理的,可以作為壞賬損失,但應說明情況,并出具專項報告。
3、逾期三年以上的應收賬款,能否確認損失稅前扣除?
企業逾期三年以上的應收款項在會計上已作為損失處理的,可以作為壞賬損失,但應說明情況,并出具專項報告。
(五)有何涉稅風險?
1、根據《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國務院令[2002]362號)第五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納稅人與其關聯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稅務機關可以調整其應納稅額:融通資金所支付或者收取的利息超過或者低于沒有關聯關系的企業之間所能同意的數額,或者利率超過或者低于同類業務的正常利率。
2、根據國稅函〔2004〕827號文相關規定,納稅人為銷售貨物出租出借包裝物而收取的押金,無論包裝物周轉使用期限長短,超過一年(含一年)以上仍不退還的均并入銷售額征稅。
3、股東個人借支,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相關規定,在納稅年度終了后既不歸還,又未用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其未歸還的借款可視為企業對個人投資者的紅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
4、采取預收貨款方式銷售貨物,為貨物發出的當天,但生產銷售生產工期超過12個月的大型機械設備、船舶、飛機等貨物,為收到預收款或者書面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的當天。
2020-12-18
月末不也得結算損益嗎?和平時月末結算損益有不同嗎?
1、現金不能出現負數,現金沒有收入,何來支出?而有的公司外帳現金余額帳上出現大金額庫存,而實際出納保險柜現金極少,若會計事務所工作人員審計盤點的話,根本無法倒軋。出現的大金額庫存原因之一是平時提現有入帳,而公司平時的開支未取得發票沒有在帳上列支,長此以往帳上的現金就多起來了。為此,平時要在源頭上控制,另外年終確實無法減少帳面現金,可適當以股東以外人員(最好是股東親戚類)借款形式減少庫存現金。 2、核對所有銀行存款日記帳與銀行對帳單上金額是否相符,若銀行單據少了,在年終后要全部及時補回入帳。個別長期不用的銀行帳戶,建議銷戶處理,因目前很多賬戶如達不到規定存款金額,銀行要收取賬戶管理費。 3、企業財務人員應對本年度的應收、應付往來賬項余額與供應商或客戶核對清楚,尤其是長年往來交易額比較大的賬項,年底結賬前科目發生額及余額應重點關注。同時財務人員還應關注關聯方往來,通常大部分財務人員都重視非關聯方的業務往來,往來款項宜進行對賬,一些不再收取或支付的尾差應及時進行處理。 4、檢查存貨明細科目是否有負數,造成負數的原因常有:a、存貨料到單未到時,沒有進行暫估入賬處理;b、平時開領料單時未參照科目余額明細,自己或叫倉庫亂填領料單;另外對于長期掛帳有庫存而無實物的難以消耗的存貨建議可適當用合理價格做不開票收入消化處理。 5、檢查固定資產折舊計算的殘值率、折舊年限和折舊額是否正確和符合規定,對于未設固定資產卡片帳的,應于明年初建帳補充。 6、采用權益法核算對子公司的投資時,應根據子公司本年度的凈利潤進行調整; 7、對于墊資注冊的企業,年底應將其他應收款轉消,不轉消給別人有抽逃資金嫌疑工商年檢有可能通不過。 8、檢查待攤費用、長期待攤費用是否按受益期間正確攤銷。 9、檢查各應交稅費明細賬戶的賬面余額與實際數是否相符,特別注意有做免抵退的企業,免抵退匯總表有“免抵稅額”發生額未交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情況,如不符,應及時查明原因并進行處理; 10、檢查預收賬款是否有已出貨未轉銷情況,如長年掛預收賬款容易引起稅局的注意。 11、檢查應付職工薪酬余額是否有多計提、少計提出現借方余額等現象。 12、檢查其他應付款-XX股東借款余額,如公司長年虧損,而股東借款逐年增加,給稅務人員一看的感覺是,公司在虧損,老板在賺錢的感覺,有帳外經營未入賬的嫌疑。 13、檢查實收資本明細,是否存在公司有股權轉讓,而實收資本的明細賬未調整,對于實收資本未明細帳的企業,應于次年建帳時增加明細帳。 14、檢查本年利潤年終是否結轉到了利潤分配科目,同時檢查利潤表中的“凈利潤”本年累計數是否等于“利潤分配”科目年末數減年初數,因為除了調整了以前年度損益及有年中有利潤分配的情況下一般是相等的。 15、檢查其它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及現金流量表是否勾稽相符; 16、檢查是否存在應確認而未確認的收入、檢查毛利率是否明顯不合理,成本結轉是否正確; 17、檢查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與收入、流轉稅等是否勾稽相符; 18、檢查外幣形態的現金、銀行存款、債券投資以及以外幣計價的往來款是否正確計算了匯兌損益; 19、檢查所得稅的計算是否正確,如存在應交,是否在本年度正確計提。 20、檢查總賬與現金、銀行存款日記賬、明細賬是否相符,檢查賬表是否相符。 21、采用軟件記帳的企業,帳本、憑證是否全部打印裝訂、是否備份好了帳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