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是:1、遵循的原則、標準不同。2、作用時效不同。3、工作主體的層次不同。4、工作的側重點不同。聯系是:兩者的最終目標一致、資料來源基本相同、主要指標相互滲透、方法上相互補充、信息具有共同的特征。 1、遵循的原則、標準不同 財務會計工作必須嚴格遵守《企業會計準則》和行業統一會計制度,以保證所提供的財務信息報表在時間上的一致性和空間上的可比性。 而管理會計不受《企業會計準則》和行業統一會計制度的完全限制和嚴格約束,在工作中可靈活應用預測學、控制論、信息理論、決策原理等現代管理理論作為指導。 2、作用時效不同 財務會計的作用時效主要在于反映過去,無論從強調客觀性原則,還是堅持歷史成本原則,都可以證明其反映的只能是過去實際已經發生的經濟業務。因此,財務會計實質上屬于算“呆賬”的“報賬型會計”。 而管理會計的作用時效不僅限于分析過去,而且還在于,能能動地利用財務會計的資料進行預測和規劃未來,同時控制現在,從而橫跨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態。管理會計面向未來的作用時效擺在第一位,而分析過去是為了控制現在和更好地指導未來。因此,管理會計實質上屬于算“活賬”的“經營型會計”。 3、工作主體的層次不同 財務會計的工作主體往往只有一個層次,即主要以整個企業為工作主體,從而能夠適應財務會計所特別強調的完整反映監督整個經濟過程的要求,并且不能遺漏會計主體的任何會計要素。 而管理會計的工作主體可分為多層次,它既可以是整個企業的主體,又可以將企業內部的局部區域或個別部門甚至某一管理環節作為工作的主體。 4、工作的側重點不同 財務會計的側重點在于根據日常的業務記錄,登記賬簿,定期編制有關的財務報表,向企業外界具有經濟利害關系的團體、個人報告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其具體目標主要為企業外界服務,財務會計又可稱為“外部會計”。 而管理會計的側重點在于針對企業經營管理遇到的特定問題進行分析研究,以便向企業內部各級管理人員提供預測決策和控制考核所需要的信息資料,其具體目標主要為企業內部管理服務,管理會計又可稱為“內部會計”。
請求解答,7個問題分別采用什么方法計算,及解答過程,謝謝
這道題怎么解答 每一年的分錄怎么寫 請把完整的解答過程和計算寫出來 謝謝老師謝謝
老師,請分別解答這幾個問題,計算題請寫出計算過程和結果
老師,這幾個計算題應該怎么處理,請依次作答并寫出計算過程急需謝謝
老師,這幾個計算題怎么做請分別寫出計算過程急需
老師,工廠無人值守設備屬固定資產哪類
倉管沒給進貨單,但車間已用,怎么做憑證
總公司中標項目授權給分公司核算,但前期費用發票都是總公司,可以內部轉賬給分公司做成本應收分公司的錢嗎
我們公司原營業執照注冊資本400多萬,23年底更換營業執照注冊資本為5000多萬,后來我們主管部門注資6000多萬,我把營業執照上5000多萬的注冊資本作實收資本,多余的擺在資本公積,這樣賬務處理對嗎? 現在稅務要我們交實收資本+資本公積一共6000多萬的印花稅,這個印花稅稅是交這一次還是以后每年都要按這個6000多萬交印花稅
老師,金蝶云星空企業版,固定資產卡片初始化,沒有會計政策,財務信息下面都是灰色的,我應該如何正確的錄入,怎么操作,錄入初始化的固定資產卡片
老師,固定資產清理,在借方余額表示什么
代買購置稅和保險。可以代買的吧?就是別人從我們這里買車,我們把這個車輛購置稅收了,買了 然后發票是對方名字的。賬務處理咋做的 是這樣做嗎? 我已經借銀行存款89800 貸應收賬款89800 開票,借應收賬款 74500,15300代付保險和上牌的。收款89800,開票74500,其中15300是保險跟車輛購置稅代付的。 分錄。開票時借應收賬款 74500主營業務 銷項稅額 收到款項,借銀行存款89800 應收賬款74500 其他應付款 車輛購置稅 和保險15300 代付車輛購置稅跟保險。借其他應付款車購稅和保險 貸銀行存款。這樣做對嗎
老師,你好,匯算清繳時,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年報直接填寫提交就可以了嗎?
老師,好。我們是集團公司,總公司拿專利權價值100萬投資子公司,1、做賬時都需要什么手續?2,怎么證明專利權價值100萬,3、需要繳納印花稅嗎?
我只是一個會計,員工報銷單上面只有會計主管和復核這里簽字,我應該在哪里簽字比較好,以前的會計都在會計主管這里簽字的,我覺得好像不對,我只是一個小會計呀,如果我不在會計主管這里簽字的話,這里也是空著,平時簽字就報銷人,會計,副所長,所長這四個人
您好,1.變動成本法下,單位成本=10 完成成本法下 第一年=10%2b80000/8000=20 第二年=10%2b80000/5000=26 2.變動成本法下 第一年利潤=(50-10-5)*7000-80000-60000=105000 第二年利潤=(50-10-5)*6000-80000-60000=70000 完全成本法下 第一年利潤=(50-20)*7000-5*7000-60000=115000 第二年利潤=(50-26)*6000-5*7000-60000=49000 3.答:導致兩種成本法下分期營業利潤出現差額的根本原因,在于兩種成本計算法計入當期利潤表的固定性制造費用的水平出現了差異,這種差異又具體表現為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貨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費用與期初存貨釋放的固定性制造費用之間的差異。
您好,變動成本法下單位變動成本=(20000%2b32000)/4000%2b6=19 期末存貨成本=19*(4000-3500)=9500 完全成本下 期末成本=(19%2b21000/4000)*(4000-3500)=12125 變動成本下 利潤=3500*46-3500*19-21000=73500 完全成本 利潤=3500*46-3500*(19%2b21000/4000)=76125 變動成本下利潤表 收入3500*46 成本-73500%2b3500*46 營業利潤73500 完全成本下利潤表 收入3500*46 成本-73125%2b3500*46 營業利潤76125
老師,第一題的第二問能不能以表的形式呈現出來這樣有點亂
您好,好的,稍等一下我拍給您,希望您給我好評哦
您好,圖片能看到嗎,
老師,你題號標一下
第1題:您好,變動成本法下單位變動成本=(20000%2B32000)/4000%2B6=19 期末存貨成本=19*(4000-3500)=9500 完全成本下 期末成本=(19%2B21000/4000)*(4000-3500)=12125 變動成本下 利潤=3500*46-3500*19-21000=73500 完全成本 利潤=3500*46-3500*(19%2B21000/4000)=76125 變動成本下利潤表 收入3500*46 成本-73500%2B3500*46 營業利潤73500 完全成本下利潤表 收入3500*46 成本-73125%2B3500*46 營業利潤76125
第2題 您好,1.變動成本法下,單位成本=10 完成成本法下 第一年=10%2b80000/8000=20 第二年=10%2b80000/5000=26 2.變動成本法下 第一年利潤=(50-10-5)*7000-80000-60000=105000 第二年利潤=(50-10-5)*6000-80000-60000=70000 完全成本法下 第一年利潤=(50-20)*7000-5*7000-60000=115000 第二年利潤=(50-26)*6000-5*7000-60000=49000 3.答:導致兩種成本法下分期營業利潤出現差額的根本原因,在于兩種成本計算法計入當期利潤表的固定性制造費用的水平出現了差異,這種差異又具體表現為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貨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費用與期初存貨釋放的固定性制造費用之間的差異。
您好,我有事要暫時離開一下,留言我晚點回復,謝謝您的理解
老師,第2題前兩問沒太看明白
您好,是哪個算式不明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