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你好 甲公司以自身權益工具實行結算,故應作為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處理 ?借:管理費用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017年1月1日,甲公司向其32名管理人員每人授予15萬份股票期權。其行權條件為:(1)2017年年末,可行權條件為公司凈利潤增長率不低于18%;2018年年末的可行權條件為2017年~2018年兩年凈利潤平均增長率不低于15%;2019年年末的可行權條件為2017年~2019年三年凈利潤平均增長率不低于12%;(2)每份期權在授予日的公允價值為6元。行權價格為3元/股;(3)2017年末,凈利潤增長率為16%,甲公司預計2018年有望達到可行權條件。同時,當年有2人離開,預計未來無人離開公司。2018年末,凈利潤增長率為12%,但公司預計2019年有望達到可行權條件。2018年實際有2人離開,預計2019年無人離開公司。2019年末,凈利潤增長率為10%,當年無人離開;(4)2019年末,激勵對象全部行權。
B公司是一上市公司。其有關股份支付的資料為:(1)可行權條件。2x18年1月1日,B公司為其120名管理人員每人授予100份股票期權,即達到可行權條件時每人可按每股5元的價格購買100股每股面值為1元的本公司股票。所附可行權條件為:第一年年末的可行權條件是公司當年凈利潤增長率達到15%;第二年年末的可行權條件是公司2x18年至2x19年兩年凈利潤平均增長率達到14%:第三年年末的可行權條件是公司2x18年至2x20年三年凈利潤平均增長率達到10%.每份期權在2x18年1月1日的公允價值為20元。(2)凈利潤增長情況。2x18年,凈利潤增長了14%,公司預計2x19年將以同樣速度增長,即2x18年至2x19年兩年凈利潤平均增長率能夠達到14%;2x19年,公司凈利潤增長了11%,但公司預計2x20年凈利潤增長率可達到10%.2x18年至2x20年三年凈利潤平均增長率可超過10%;2x20年,公司凈利潤增長了8%.(3)人員流動情況。2x18年,有10名管理人員離開,公司預計第二年將有10名管理人員離開公司;2x19年,有12名管理人員離開,公司預計第三年將有14名管理人員離開公司;
20×6年1月1日,經股東大會批準,甲上市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與50名商級管理人員簽署股份支付協議。協議規定:①甲公司向50名高級管理人員每人授子10萬股股票期權,行權條件為這些高級管理人員從授于股票期權之目起連續服務滿3年,公司3年平均凈利潤增長率達到12%:②符合行權條件后,每持有1股股票期權可以自20x9年1月1日起1年內,以每股5元的價格購買甲公司普通股股票,在行權期間內未行權的股票期權將失效。甲公司估計授予日每股股票期權的公允價值為15元。20×6年至20x9年,甲公司與股票期權有關的資料如下:(1)20×6年5月,甲公司自市場回購本公司股票500萬股,共支付款項4025萬元,作為庫存股待行權時使用。(2)20×6年,甲公司有1名高級管理人員離開公司,本年凈利潤增長率為10%。該年年未,甲公司預計未來兩年將有1名高級管理人員;離開公司,預計3年平均凈利潤增長率將達到12%:每股股票期權的公允價值為16元。(3)20×7年,甲公司沒有高級管理人員離開公司,本年凈利潤增長率為14%。該年年末,甲公司預計未來1年將有2名高級管理人員離開公司
M公司為一家上市公司,股份支付協議資料如下:2x20年12月20日,經股東會批準,公司向100名管理人員每人授予20萬股股票期權,這些激勵對象從2x21年1月1日起在公司連續服務3年后,即可以每股4元的價格購買20萬股 A公司普通股股票(面值1元)。2x20年12月20日,公司估計該期權的公允價值15元/股。截至2x21年12月31日,有12名激勵對象離開公司,估計三年中離開的比率達到20%。2x22年12月31日,本年又有3名激勵對象離開公司,公司將估計的激勵對象離開比率修正為15%。2x23年12月31日,本年又有5名激勵對象離開公司,假設80名激勵對象都在2x23年行權。編制A公司相關會計分錄(答案單位以萬元表示)。
G公司經股東大會批準,于2020年1月1日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其主要內容為:1)向公司的200名管理人員和核心技木員工(股權激勵對象)每人授予1萬份G公司股票期權,2)行權條件為:2020年度實現的凈利潤較前一年增長12%;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兩個會計年度平均凈利潤增長率為14%;從達到上述業績條件的當年末起,股權激勵對象可以每股5元的價格購買G公司股票1萬股。3)每份股票期權授予日的公允價值估計為15元,股票面值為每股1元.4)公司2020年度實現的凈利潤較前一年增長10%,本年度股權激勵對象中有10人離職。該年末,公司預計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兩個會計年度平均凈利潤增長率將達到14%,未來1年還將有20名股權激勵對象離職.5)2021年又有30名股權激勵對象離開,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兩個會計年度平均凈利潤增長率為15%.6)G公司剩余160名股權激勵對象在2022年1月1日全部行權。要求:編制G公司股份支付的相關會計分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