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于2019年1月2日購入乙公司于1月1日發行的公司債券,該債券的面值為1 000萬元,票面利率為10%,期限為5年,每年末付息,到期還本。該債券投資被甲公司界定為債權投資。甲公司支付了買價1 100萬元,另支付經紀人傭金10萬元,印花稅2 000元。經計算,該投資的內含報酬率為7.29%。2021年初甲公司因改變管理該金融資產的目的,將該項債權投資重分類為其他債權投資,重分類當日其公允價值為900萬元。2021年初甲公司因管理該金融資產的業務模式發生改變,將該項債權投資重分類為其他債權投資,重分類當日形成其他綜合收益( )萬元。 2019.1.2 借:債權投資-成本1000 ??? ?????????????????????——利息調整110.2 ??????? 貸:銀行存款1100%2B10%2B0.2=1110.2 2019.12.31 借:應收利息100 ?? 貸:投資收益1110.2*7.29%=80.93 ????????? 債權投資——利息調整19.07 2020.12.31 借:應收利息100 貸:投資收益(1110.2-100%2B80.93)*7.29%=79.54 ????? 債權投資——利息調整20.46 2022.1.1重分類日,債權投資——成本1000,權投資利——利息調整余額為110.2-19.07-20.46=70.67,重分類分錄 借:其他債權投資——成本1000 ?????? ????????????????????????????——利息調整70.67 ?????? 其他綜合收益(1000%2B70.67)-900 ?????? 貸:債權投資——成本1000 ????????????????????????????????? ——利息調整70.67 ??????????????? 其他債權投資——公允價值變動(1000%2B70.67)-900
下列關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D.以賬面價值為基礎計量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同時換入多項資產的,應當按照換入各項資產(金融資產除外)的公允價值相對比例,對換入資產的總成本扣除金融資產公允價值后的凈額進行分配,確定各項換人資產的成本E.以公允價值為基礎計量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如果有確鑿證據表明換人資產的公允價值更加可靠的,應以換人資產公允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初始計量金額 答案 ABCE D錯在賬面的,要 以換入的賬面入賬?有商業實質就是按換出資產的公允,沒有換出才找換入的公允,如果兩個公允都沒有,就債權和債務都是賬面?這樣理解 ?
老師,您好,為什么有的題目非貨幣資產交換計算補價占比分母是兩者的最大的公允價值,而有的分母是比較小的公允價值加上補價,這個怎么區分?什么時候用
老師,我有幾個問題:①甲和乙的資產成本為什么不一樣?不屬于非貨幣交換?②甲成本總額算法為什么不是用換出公允+銷項-進項和補價?③甲公司為什么要對換入資產做比例計算?
老師好,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里,涉及補價計算補價百分比時 (1)收到補價的企業 收到的補價÷換出資產公允價值<25% (2)支付補價的企業 支付的補價÷(支付的補價+換出資產公允價值)<25% 那如果沒有資產的公允價值怎么辦?
老師問下,非貨幣性交換的換入資產入賬價值 表述直接說換出資產公允價值+銷項-進項+支付補價-收到補價,不分下面的順序,是對的嘛! 是對的嘛 然后我們一般做題的時候 1.先看是不是有換入資產公允價值, 2.在看是不是有換出資產公允價值; 3.最后看換出資產賬面價值; 是不是這個順序來做題確認入賬價值!
不好意思,不小心點了一下粘貼。 其實收到補價一方,用補價除以自己換出的公允,因為收到補價一方,自己換出的公允肯定是大的,因為大才會收到補價,而支付補價的一方,則是用支付的補價除以自己換出的公允加上補價就可以,因為換出方公允小,所以支付補價補足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