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丰满人妻hd三级动画,色久悠悠婷婷综合在线亚洲 ,欧美牲交黑粗硬大,欧美性欧美巨大黑白大战

咨詢
Q

老師你好,請問有編制現金流量表的公式嗎

2022-02-09 16:41
答疑老師

齊紅老師

職稱:注冊會計師;財稅講師

免費咨詢老師(3分鐘內極速解答)
2022-02-09 16:42

1 主表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 =利潤表中主營業務收入×(1%2B13%)%2B利潤表中其他業務收入%2B(應收票據期初余額-應收票據期末余額)%2B(應收賬款期初余額-應收賬款期末余額)%2B(預收賬款期末余額-預收賬款期初余額)-計提的應收賬款壞賬準備期末余額 2、收到的稅費返還 =(應收補貼款期初余額-應收補貼款期末余額)%2B補貼收入%2B所得稅本期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3、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營業外收入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2B其他業務收入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2B其他應收款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2B其他應付款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2B銀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體操作中,由于是根據兩大主表和部分明細賬簿編制現金流量表,數據很難精確,該項目留到最后倒擠填列,計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公式二) =補充資料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2B2)-(4%2B5%2B6%2B7) } 公式二倒擠產生的數據,與公式一計算的結果懸殊不會太大。 4、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 =〔利潤表中主營業務成本%2B(存貨期末余額-存貨期初余額)〕×(1%2B13%)%2B其他業務支出(剔除稅金)%2B(應付票據期初余額-應付票據期末余額)%2B(應付賬款期初余額-應付賬款期末余額)%2B(預付賬款期末余額-預付賬款期初余額) 5、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 =“應付工資”科目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2B“應付福利費”科目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2B管理費用中“養老保險金”、“待業保險金”、“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2B成本及制造費用明細表中的“勞動保護費” 6、支付的各項稅費 =“應交稅金”各明細賬戶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2B“其他應交款”各明細賬戶借方數%2B“管理費用”中“稅金”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2B“其他業務支出”中有關稅金項目 即:實際繳納的各種稅金和附加稅,不包括進項稅。 7、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營業外支出(剔除固定資產處置損失)%2B管理費用(剔除工資、福利費、勞動保險金、待業保險金、住房公積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折舊、壞賬準備或壞賬損失、列入的各項稅金等)%2B營業費用、成本及制造費用(剔除工資、福利費、勞動保險金、待業保險金、住房公積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2B其他應收款本期借方發生額%2B其他應付 2 主表的“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 =(短期投資期初數-短期投資期末數)%2B(長期股權投資期初數-長期股權投資期末數)%2B(長期債權投資期初數-長期債權投資期末數) 該公式中,如期初數小于期末數,則在投資所支付的現金項目中核算。 2、取得投資收益所收到的現金 =利潤表投資收益-(應收利息期末數-應收利息期初數)-(應收股利期末數-應收股利期初數) 3、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收回的現金凈額 =“固定資產清理”的貸方余額%2B(無形資產期末數-無形資產期初數)%2B(其他長期資產期末數-其他長期資產期初數) 4、收到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如收回融資租賃設備本金等。 5、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 =(在建工程期末數-在建工程期初數)(剔除利息)%2B(固定資產期末數-固定資產期初數)%2B(無形資產期末數-無形資產期初數)%2B(其他長期資產期末數-其他長期資產期初數) 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數小于期初數,則在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收回的現金凈額項目中核算。 6、投資所支付的現金 =(短期投資期末數-短期投資期初數)%2B(長期股權投資期末數-長期股權投資期初數)(剔除投資收益或損失)%2B(長期債權投資期末數-長期債權投資期初數)(剔除投資收益或損失) 該公式中,如期末數小于期初數,則在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項目中核算。 7、支付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如投資未按期到位罰款。 3 主表的“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吸收投資所收到的現金 =(實收資本或股本期末數-實收資本或股本期初數)%2B(應付債券期末數-應付債券期初數) 2、借款收到的現金 =(短期借款期末數-短期借款期初數)%2B(長期借款期末數-長期借款期初數) 3、收到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如投資人未按期繳納股權的罰款現金收入等。 4、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 =(短期借款期初數-短期借款期末數)%2B(長期借款期初數-長期借款期末數)(剔除利息)%2B(應付債券期初數-應付債券期末數)(剔除利息) 5、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 =應付股利借方發生額%2B利息支出%2B長期借款利息%2B在建工程利息%2B應付債券利息-預提費用中“計提利息”貸方余額-票據貼現利息支出 6、支付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如發生籌資費用所支付的現金、融資租賃所支付的現金、減少注冊資本所支付的現金(收購本公司股票,退還聯營單位的聯營投資等)、企業以分期付款方式購建固定資產,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現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現金等。 4 補充資料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 現金的期末余額=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期末余額; 現金的期初余額=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期初余額;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現金的期末余額-現金的期初余額。 一般企業很少有現金等價物,故該公式未考慮此因素,如有則應相應填列。 5 補充資料中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凈利潤 該項目根據利潤表凈利潤數填列。 2、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 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本期計提的各項資產減值準備發生額累計數 注:直接核銷的壞賬損失,不計入。 3、固定資產折舊 固定資產折舊=制造費用中折舊%2B管理費用中折舊 或:=累計折舊期末數-累計折舊期初數 注:未考慮因固定資產對外投資而減少的折舊。 4、無形資產攤銷 =無形資產(期初數-期末數) 或=無形資產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注:未考慮因無形資產對外投資減少。 5、長期待攤費用攤銷 =長期待攤費用(期初數-期末數) 或=長期待攤費用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6、待攤費用的減少(減:增加) =待攤費用期初數-待攤費用期末數 7、預提費用增加(減:減少) =預提費用期末數-預提費用期初數 8、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的損失(減:收益) 根據固定資產清理及營業外支出(或收入)明細賬分析填列。 9、固定資產報廢損失 根據固定資產清理及營業外支出明細賬分析填列。 10、財務費用 =利息支出-應收票據的貼現利息 11、投資損失(減:收益) =投資收益(借方余額正號填列,貸方余額負號填列) 12、遞延稅款貸項(減:借項) =遞延稅款(期末數-期初數) 13、存貨的減少(減:增加) =存貨(期初數-期末數) 注:未考慮存貨對外投資的減少。 14、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減:增加) =應收賬款(期初數-期末數)%2B應收票據(期初數-期末數)%2B預付賬款(期初數-期末數)%2B其他應收款(期初數-期末數)%2B待攤費用(期初數-期末數)-壞賬準備期末余額 15、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減:減少) =應付賬款(期末數-期初數)%2B預收賬款(期末數-期初數)%2B應付票據(期末數-期初數)%2B應付工資(期末數-期初數)%2B應付福利費(期末數-期初數)%2B應交稅金(期末數-期初數)%2B其他應交款(期末數-期初數)。 6 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公式大全 一、償債能力分析: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100%。指標越高,企業流動資產流轉越快,償還流動負債能力越強。國際公認200%,我國150%較好。 2、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100%。國際標志比率100%我國90%左右。 3、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指標越高負債程度高,經營風險大,能以較低的資金成本進行生產經營。保守比率不高于50%,國際公認較好60%。 4、長期資產適合率=(所有者權益%2B長期負債)/(固定資產%2B長期投資)*100% 二、資本狀況分析: 1、資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觀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權益/年初所有者權益*100%,指標越高,資本保全情況越好,企業發展潛力越大,債權人利益越有保障。 2、資本積累率=本年所有者權益增長額/年初所有者權益*100%,指標越高,所有者權益增長越快,資本積累能力越強,保全情況好,持續發展能力越大。 三、盈利能力分析: 1、主營業務毛利率=毛利(主營收入-主營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介于20%-50%之間,一般相對合理穩定,流動性強的商品,毛利率低。設計新穎的特殊商品(時裝)毛利率高。 2、主營業務凈利率=凈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反映企業基本獲利能力。 3、主營業務成本率=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4、 營業費用率=營業費用/主營業務收入*100% 5、主營業務稅金率=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主營業務收入*100% 6、資產凈利率=稅后凈利/平均總資產*100%=主營業務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指標高低于企業資產結構,經驗管理水平有密切關系。 7、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所有者權益*100%。反映投資者投資回報率,股東期望平均年度凈資產收益率能超過12%。 8、不良資產比率=年末不良資總額/年末資產總額*100% 9、資產損失比率=待處理資產損失凈額/年末資產總額*100% 10、固定資產成新率=平均固定資產凈值/平均固定資產原值*100% 11、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100% 12、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100% 13、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14、長期資產適合率=(所有者權益%2B長期負債)/(固定資產%2B長期投資)*100% 15、資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觀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權益/年初所有者權益*100% 16、資本積累率=本年所有者權益增長額/年初所有者權益*100% 17、 主營業務毛利率=毛利/主營業務收入*100% 18、 主營業務凈利率=凈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19、主營業務成本率=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20、 營業費用率=營業費用/主營業務收入*100% 21、主營業務稅金率=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主營業務收入*100% 22、資產凈利率=稅后凈利/平均總資產*100%=主營業務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 23、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所有者權益*100% 24、 管理費用率=管理費用/主營業務收入*100% 25、 財務費用率=財務費用/主營業務收入*100% 26、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主營業務成本%2B期間費用)*100% 27、 銷售收現比=銷售收現/銷售額 28、 營運指數=經營現金凈流量/經營所得現金 29、 現金比率=現金余額/流動負債*100% 30、現金流動負債比=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流動負債*100% 31、現金債務總額比=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總負債*100% 32、 銷售現金比率=經營現金凈流量/銷售額*100% 33、應收帳款周轉率(次數)=賒銷收入凈額/應收帳款平均余額 34、 應收帳款周轉天數 =天數/應收帳款周轉次數 =計算期天數*應收帳款平均余額/賒銷收入凈額 銷售收入凈額=銷售收入-現銷收入-銷售折扣與折讓 35、 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平均存貨 36、 存貨周轉天數=計算期天數/存貨周轉率 37、流動資產周轉次數(率)=銷售收入凈額/流動資產平均余額 38、流動資產周轉天數=計算期天數/流動資產周轉次數 39、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凈額/平均資產總額 40、總資產周轉天數=計算期天數/總資產周轉率 41、已獲利息倍數=(稅前利潤總額%2B利息支出)/利息支出 42、總資產報酬率=(利潤總額%2B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

頭像
快賬用戶4579 追問 2022-02-09 17:02

收到,謝謝

頭像
齊紅老師 解答 2022-02-09 17:07

滿意請給五星好評,謝謝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咨詢
相關問題討論
1 主表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 =利潤表中主營業務收入×(1%2B13%)%2B利潤表中其他業務收入%2B(應收票據期初余額-應收票據期末余額)%2B(應收賬款期初余額-應收賬款期末余額)%2B(預收賬款期末余額-預收賬款期初余額)-計提的應收賬款壞賬準備期末余額 2、收到的稅費返還 =(應收補貼款期初余額-應收補貼款期末余額)%2B補貼收入%2B所得稅本期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3、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營業外收入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2B其他業務收入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2B其他應收款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2B其他應付款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2B銀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體操作中,由于是根據兩大主表和部分明細賬簿編制現金流量表,數據很難精確,該項目留到最后倒擠填列,計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公式二) =補充資料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2B2)-(4%2B5%2B6%2B7) } 公式二倒擠產生的數據,與公式一計算的結果懸殊不會太大。 4、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 =〔利潤表中主營業務成本%2B(存貨期末余額-存貨期初余額)〕×(1%2B13%)%2B其他業務支出(剔除稅金)%2B(應付票據期初余額-應付票據期末余額)%2B(應付賬款期初余額-應付賬款期末余額)%2B(預付賬款期末余額-預付賬款期初余額) 5、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 =“應付工資”科目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2B“應付福利費”科目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2B管理費用中“養老保險金”、“待業保險金”、“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2B成本及制造費用明細表中的“勞動保護費” 6、支付的各項稅費 =“應交稅金”各明細賬戶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2B“其他應交款”各明細賬戶借方數%2B“管理費用”中“稅金”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2B“其他業務支出”中有關稅金項目 即:實際繳納的各種稅金和附加稅,不包括進項稅。 7、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營業外支出(剔除固定資產處置損失)%2B管理費用(剔除工資、福利費、勞動保險金、待業保險金、住房公積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折舊、壞賬準備或壞賬損失、列入的各項稅金等)%2B營業費用、成本及制造費用(剔除工資、福利費、勞動保險金、待業保險金、住房公積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2B其他應收款本期借方發生額%2B其他應付 2 主表的“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 =(短期投資期初數-短期投資期末數)%2B(長期股權投資期初數-長期股權投資期末數)%2B(長期債權投資期初數-長期債權投資期末數) 該公式中,如期初數小于期末數,則在投資所支付的現金項目中核算。 2、取得投資收益所收到的現金 =利潤表投資收益-(應收利息期末數-應收利息期初數)-(應收股利期末數-應收股利期初數) 3、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收回的現金凈額 =“固定資產清理”的貸方余額%2B(無形資產期末數-無形資產期初數)%2B(其他長期資產期末數-其他長期資產期初數) 4、收到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如收回融資租賃設備本金等。 5、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 =(在建工程期末數-在建工程期初數)(剔除利息)%2B(固定資產期末數-固定資產期初數)%2B(無形資產期末數-無形資產期初數)%2B(其他長期資產期末數-其他長期資產期初數) 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數小于期初數,則在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收回的現金凈額項目中核算。 6、投資所支付的現金 =(短期投資期末數-短期投資期初數)%2B(長期股權投資期末數-長期股權投資期初數)(剔除投資收益或損失)%2B(長期債權投資期末數-長期債權投資期初數)(剔除投資收益或損失) 該公式中,如期末數小于期初數,則在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項目中核算。 7、支付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如投資未按期到位罰款。 3 主表的“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吸收投資所收到的現金 =(實收資本或股本期末數-實收資本或股本期初數)%2B(應付債券期末數-應付債券期初數) 2、借款收到的現金 =(短期借款期末數-短期借款期初數)%2B(長期借款期末數-長期借款期初數) 3、收到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如投資人未按期繳納股權的罰款現金收入等。 4、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 =(短期借款期初數-短期借款期末數)%2B(長期借款期初數-長期借款期末數)(剔除利息)%2B(應付債券期初數-應付債券期末數)(剔除利息) 5、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 =應付股利借方發生額%2B利息支出%2B長期借款利息%2B在建工程利息%2B應付債券利息-預提費用中“計提利息”貸方余額-票據貼現利息支出 6、支付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如發生籌資費用所支付的現金、融資租賃所支付的現金、減少注冊資本所支付的現金(收購本公司股票,退還聯營單位的聯營投資等)、企業以分期付款方式購建固定資產,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現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現金等。 4 補充資料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 現金的期末余額=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期末余額; 現金的期初余額=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期初余額;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現金的期末余額-現金的期初余額。 一般企業很少有現金等價物,故該公式未考慮此因素,如有則應相應填列。 5 補充資料中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凈利潤 該項目根據利潤表凈利潤數填列。 2、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 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本期計提的各項資產減值準備發生額累計數 注:直接核銷的壞賬損失,不計入。 3、固定資產折舊 固定資產折舊=制造費用中折舊%2B管理費用中折舊 或:=累計折舊期末數-累計折舊期初數 注:未考慮因固定資產對外投資而減少的折舊。 4、無形資產攤銷 =無形資產(期初數-期末數) 或=無形資產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注:未考慮因無形資產對外投資減少。 5、長期待攤費用攤銷 =長期待攤費用(期初數-期末數) 或=長期待攤費用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6、待攤費用的減少(減:增加) =待攤費用期初數-待攤費用期末數 7、預提費用增加(減:減少) =預提費用期末數-預提費用期初數 8、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的損失(減:收益) 根據固定資產清理及營業外支出(或收入)明細賬分析填列。 9、固定資產報廢損失 根據固定資產清理及營業外支出明細賬分析填列。 10、財務費用 =利息支出-應收票據的貼現利息 11、投資損失(減:收益) =投資收益(借方余額正號填列,貸方余額負號填列) 12、遞延稅款貸項(減:借項) =遞延稅款(期末數-期初數) 13、存貨的減少(減:增加) =存貨(期初數-期末數) 注:未考慮存貨對外投資的減少。 14、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減:增加) =應收賬款(期初數-期末數)%2B應收票據(期初數-期末數)%2B預付賬款(期初數-期末數)%2B其他應收款(期初數-期末數)%2B待攤費用(期初數-期末數)-壞賬準備期末余額 15、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減:減少) =應付賬款(期末數-期初數)%2B預收賬款(期末數-期初數)%2B應付票據(期末數-期初數)%2B應付工資(期末數-期初數)%2B應付福利費(期末數-期初數)%2B應交稅金(期末數-期初數)%2B其他應交款(期末數-期初數)。 6 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公式大全 一、償債能力分析: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100%。指標越高,企業流動資產流轉越快,償還流動負債能力越強。國際公認200%,我國150%較好。 2、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100%。國際標志比率100%我國90%左右。 3、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指標越高負債程度高,經營風險大,能以較低的資金成本進行生產經營。保守比率不高于50%,國際公認較好60%。 4、長期資產適合率=(所有者權益%2B長期負債)/(固定資產%2B長期投資)*100% 二、資本狀況分析: 1、資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觀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權益/年初所有者權益*100%,指標越高,資本保全情況越好,企業發展潛力越大,債權人利益越有保障。 2、資本積累率=本年所有者權益增長額/年初所有者權益*100%,指標越高,所有者權益增長越快,資本積累能力越強,保全情況好,持續發展能力越大。 三、盈利能力分析: 1、主營業務毛利率=毛利(主營收入-主營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介于20%-50%之間,一般相對合理穩定,流動性強的商品,毛利率低。設計新穎的特殊商品(時裝)毛利率高。 2、主營業務凈利率=凈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反映企業基本獲利能力。 3、主營業務成本率=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4、 營業費用率=營業費用/主營業務收入*100% 5、主營業務稅金率=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主營業務收入*100% 6、資產凈利率=稅后凈利/平均總資產*100%=主營業務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指標高低于企業資產結構,經驗管理水平有密切關系。 7、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所有者權益*100%。反映投資者投資回報率,股東期望平均年度凈資產收益率能超過12%。 8、不良資產比率=年末不良資總額/年末資產總額*100% 9、資產損失比率=待處理資產損失凈額/年末資產總額*100% 10、固定資產成新率=平均固定資產凈值/平均固定資產原值*100% 11、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100% 12、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100% 13、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14、長期資產適合率=(所有者權益%2B長期負債)/(固定資產%2B長期投資)*100% 15、資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觀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權益/年初所有者權益*100% 16、資本積累率=本年所有者權益增長額/年初所有者權益*100% 17、 主營業務毛利率=毛利/主營業務收入*100% 18、 主營業務凈利率=凈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19、主營業務成本率=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20、 營業費用率=營業費用/主營業務收入*100% 21、主營業務稅金率=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主營業務收入*100% 22、資產凈利率=稅后凈利/平均總資產*100%=主營業務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 23、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所有者權益*100% 24、 管理費用率=管理費用/主營業務收入*100% 25、 財務費用率=財務費用/主營業務收入*100% 26、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主營業務成本%2B期間費用)*100% 27、 銷售收現比=銷售收現/銷售額 28、 營運指數=經營現金凈流量/經營所得現金 29、 現金比率=現金余額/流動負債*100% 30、現金流動負債比=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流動負債*100% 31、現金債務總額比=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總負債*100% 32、 銷售現金比率=經營現金凈流量/銷售額*100% 33、應收帳款周轉率(次數)=賒銷收入凈額/應收帳款平均余額 34、 應收帳款周轉天數 =天數/應收帳款周轉次數 =計算期天數*應收帳款平均余額/賒銷收入凈額 銷售收入凈額=銷售收入-現銷收入-銷售折扣與折讓 35、 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平均存貨 36、 存貨周轉天數=計算期天數/存貨周轉率 37、流動資產周轉次數(率)=銷售收入凈額/流動資產平均余額 38、流動資產周轉天數=計算期天數/流動資產周轉次數 39、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凈額/平均資產總額 40、總資產周轉天數=計算期天數/總資產周轉率 41、已獲利息倍數=(稅前利潤總額%2B利息支出)/利息支出 42、總資產報酬率=(利潤總額%2B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
2022-02-09
您好 有根據資產負債表 利潤表 表外數據錄入生成現金流量表的電子表格 給您可以嗎
2024-05-23
你好,你可以在學堂這里直接搜現金流量表。 里面有帶公式的表。
2025-02-24
現金流量表公式為:主營業務收入%2B其他業務收入%2B應交稅金-當期計提的壞帳準備-支付的應收票據貼現利息-庫存商品改變用途應支付的銷項額±特殊調整事項。 1.收到的稅費返還=返還的(增值稅%2B消費費%2B營業稅%2B關稅%2B所得稅%2B教育費附加)。 公式=“營業外收入”%2B”所得稅”%2B”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2B”其他應收款“分析填列 2.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營業外收入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罰款收入、政府補助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技術轉讓收入、租金收入等)+其他應收款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收到的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其他應付款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收到的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銀行存款利息收入)%2B遞延收益(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不包括收到的“稅收返還”)。 3.支付給職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應付職工薪酬(借方分析填列,不包括在建工程)%2B應付福利費(借方分析,不包括在建工程 )%2B管理費用(解除勞動關系給予的補償)%2B其他應付款(養老、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勞動保險、待業保險等社保費用)%2B應交稅費(個人所得稅)%2B紅色部分是個人承擔的部分,但實際是企業支付給職工的薪酬一部分。
2020-08-25
你好 編制現金流量表的時候需要確定好現金流量的類別,現金流量主要分為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以及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確定主表的“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短期投資期初數-短期投資期末數)%2B(長期股權投資期初數-長期股權投資期末數)%2B(長期債權投資期初數-長期債權投資期末數) 該公式中,如期初數小于期末數,則在投資所支付的現金項目中核算。 2.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收回的現金凈額=“固定資產清理”的貸方余額%2B(無形資產期末數-無形資產期初數)%2B(其他長期資產期末數-其他長期資產期初數) 3.取得投資收益所收到的現金=利潤表投資收益-(應收利息期末數-應收利息期初數)-(應收股利期末數-應收股利期初數) 4.收到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如收回融資租賃設備本金等。 5.投資所支付的現金=(短期投資期末數-短期投資期初數)%2B(長期股權投資期末數-長期股權投資期初數)(剔除投資收益或損失)%2B(長期債權投資期末數-長期債權投資期初數)(剔除投資收益或損失) 該公式中,如期末數小于期初數,則在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項目中核算。 6.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在建工程期末數-在建工程期初數)(剔除利息)%2B(固定資產期末數-固定資產期初數)%2B(無形資產期末數-無形資產期初數)%2B(其他長期資產期末數-其他長期資產期初數) 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數小于期初數,則在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收回的現金凈額項目中核算。 確定主表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利潤表中主營業務收入×(1%2B17%)%2B利潤表中其他業務收入%2B(應收票據期初余額-應收票據期末余額)%2B(應收賬款期初余額-應收賬款期末余額)%2B(預收賬款期末余額-預收賬款期初余額)-計提的應收賬款壞賬準備期末余額 2.收到的稅費返還=(應收補貼款期初余額-應收補貼款期末余額)%2B補貼收入%2B所得稅本期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3.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營業外收入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2B其他業務收入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2B其他應收款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2B其他應付款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2B銀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體操作中,由于是根據兩大主表和部分明細賬簿編制現金流量表,數據很難精確,該項目留到最后倒擠填列,計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公式二)=補充資料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2B2)-(4%2B5%2B6%2B7)} 公式二倒擠產生的數據,與公式一計算的結果懸殊不會太大。 4.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應付工資”科目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2B“應付福利費”科目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2B管理費用中“養老保險金”、“待業保險金”、“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2B成本及制造費用明細表中的“勞動保護費” 5.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利潤表中主營業務成本%2B(存貨期末余額-存貨期初余額)〕×(1%2B17%)%2B其他業務支出(剔除稅金)%2B(應付票據期初余額-應付票據期末余額)%2B(應付賬款期初余額-應付賬款期末余額)%2B(預付賬款期末余額-預付賬款期初余額) 6.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營業外支出(剔除固定資產處置損失)%2B管理費用(剔除工資、福利費、勞動保險金、待業保險金、住房公積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折舊、壞賬準備或壞賬損失、列入的各項稅金等)%2B營業費用、成本及制造費用(剔除工資、福利費、勞動保險金、待業保險金、住房公積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2B其他應收款本期借方發生額%2B其他應付 7.支付的各項稅費=“應交稅金”各明細賬戶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2B“其他應交款”各明細賬戶借方數%2B“管理費用”中“稅金”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2B“其他業務支出”中有關稅金項目 即:實際繳納的各種稅金和附加稅,不包括進項稅。 確定主表的“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借款收到的現金=(短期借款期末數-短期借款期初數)%2B(長期借款期末數-長期借款期初數) 2.吸收投資所收到的現金=(實收資本或股本期末數-實收資本或股本期初數)%2B(應付債券期末數-應付債券期初數) 3.收到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如投資人未按期繳納股權的罰款現金收入等。 4.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應付股利借方發生額%2B利息支出%2B長期借款利息%2B在建工程利息%2B應付債券利息-預提費用中“計提利息”貸方余額-票據貼現利息支出 5.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短期借款期初數-短期借款期末數)%2B(長期借款期初數-長期借款期末數)(剔除利息)%2B(應付債券期初數-應付債券期末數)(剔除利息) 6.支付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如發生籌資費用所支付的現金、融資租賃所支付的現金、減少注冊資本所支付的現金(收購本公司股票,退還聯營單位的聯營投資等)、企業以分期付款方式購建固定資產,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現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現金等。 確定補充資料中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凈利潤 該項目根據利潤表凈利潤數填列。 2.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本期計提的各項資產減值準備發生額累計數 注:直接核銷的壞賬損失,不計入。 3.固定資產折舊=制造費用中折舊%2B管理費用中折舊或:=累計折舊期末數-累計折舊期初數 注:未考慮因固定資產對外投資而減少的折舊。 4.無形資產攤銷=無形資產(期初數-期末數)或=無形資產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注:未考慮因無形資產對外投資減少。 5.長期待攤費用攤銷=長期待攤費用(期初數-期末數)或=長期待攤費用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6.待攤費用的減少(減:增加)=待攤費用期初數-待攤費用期末數 7.預提費用增加(減:減少)=預提費用期末數-預提費用期初數 8.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的損失(減:收益) 根據固定資產清理及營業外支出(或收入)明細賬分析填列。 9.固定資產報廢損失 根據固定資產清理及營業外支出明細賬分析填列。 10.財務費用=利息支出-應收票據的貼現利息 11.投資損失(減:收益)=投資收益(借方余額正號填列,貸方余額負號填列) 12.遞延稅款貸項(減:借項)=遞延稅款(期末數-期初數) 13.存貨的減少(減:增加)=存貨(期初數-期末數) 注:未考慮存貨對外投資的減少。 14.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減:減少)=應付賬款(期末數-期初數)%2B預收賬款(期末數-期初數)%2B應付票據(期末數-期初數)%2B應付工資(期末數-期初數)%2B應付福利費(期末數-期初數)%2B應交稅金(期末數-期初數)%2B其他應交款(期末數-期初數) 15.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減:增加)=應收賬款(期初數-期末數)%2B應收票據(期初數-期末數)%2B預付賬款(期初數-期末數)%2B其他應收款(期初數-期末數)%2B待攤費用(期初數-期末數)-壞賬準備期末余額 確定補充資料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 現金的期末余額=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期末余額;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現金的期末余額-現金的期初余額。 一般企業很少有現金等價物,故該公式未考慮此因素,如有則應相應填列
2021-07-12
相關問題
相關資訊

熱門問答 更多>

領取會員

親愛的學員你好,微信掃碼加老師領取會員賬號,免費學習課程及提問!

微信掃碼加老師開通會員

在線提問累計解決68456個問題

齊紅老師 | 官方答疑老師

職稱:注冊會計師,稅務師

親愛的學員你好,我是來自快賬的齊紅老師,很高興為你服務,請問有什么可以幫助你的嗎?

您的問題已提交成功,老師正在解答~

微信掃描下方的小程序碼,可方便地進行更多提問!

會計問小程序

該手機號碼已注冊,可微信掃描下方的小程序進行提問
會計問小程序
會計問小程序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功县| 互助| 洪泽县| 宁化县| 和政县| 龙江县| 同江市| 普宁市| 安徽省| 砀山县| 常州市| 鹤岗市| 化德县| 徐汇区| 准格尔旗| 大宁县| 西青区| 庆城县| 西畴县| 宝鸡市| 忻城县| 济阳县| 北宁市| 吴桥县| 离岛区| 水城县| 荥阳市| 北安市| 黔西| 镇远县| 贺州市| 龙州县| 长岭县| 康乐县| 丹江口市| 乌兰浩特市| 苗栗市| 沂南县| 塘沽区| 邵阳市| 张家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