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一、資料三屬于會計政策變更,資料二屬于會計估計變更
A公司為一家上市公司,所得稅率25%,按凈利潤的10%提取盈余公積,2×16年1月1日,經董事會和股東大會決議,決定對有關的會計政策做出變更,各項變更均符合會計準則的規定,具體變更情況如下: 公司一棟經營租貨方式出租的寫字樓由成本模式后續計量改為公允價值計量,該寫字樓的原值5000萬元,累計折舊1000萬元,變更日的計稅基礎與其面價值相同,其公允價值為6000萬元。 要求,作出該變更的有關會計處理。
甲公司經董事會和股東大會批準,于2×20年1月1日開始對有關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作如下變更: 資料一:將一項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改為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該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為600萬元。 資料二:對某棟租出辦公樓的后續計量由成本模式變更為公允價值模式。該辦公樓 2×19年年末賬面價值為7 000萬元,未發生減值,變更日的公允價值為10 000萬元。該辦公樓在變更日的計稅基礎與其原賬面價值相同。 資料三:將產品質量保證費用由按銷售收入2%計提改按4%計提,2×20年銷售收入為30 000萬元。
23.多選題甲公司采用公允價值模式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后續計量,有關投資性房地產的資料如下:2×20年6月30日,甲公司董事會決定將自用辦公樓整體出租給乙公司,租期為3年,月租金為400萬元。2×20年6月30日為租賃期開始日,當日的公允價值為80000萬元。該辦公樓原值為8000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40年,至出租時已計提折舊1000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2×20年年末該房地產的公允價值為96000萬元。假定按年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關于甲公司2×20年的會計處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A2×20年6月30日確認投資性房地產的入賬價值為80000萬元B2×20年6月30日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大于其賬面價值的差額10000萬元計入其他綜合收益C2×20年年末調增投資性房地產的賬面價值,并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收益16000萬元D2×20年下半年該業務影響利潤表營業利潤的金額為18400萬元
一、甲公司對所得稅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按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2019年7月1日,甲公司對外出租的一幢辦公樓租期5年年租金200萬元,每半年支付一次租金。該辦公樓原價為4000萬元,已提折舊為2000萬元預計使用限50年,至租賃開始日已使用2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預計凈殘值為0(與稅法規定相同)。甲公司采用成本模式對該項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后續計量。從2021年1月1日起,因滿足公允價值模式計條件甲公司決定將對外出租的辦公樓由成本模式計量改為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在2020年6月30日該辦公公允價值為2200萬元,2021年1月1日公允價值為2500萬元要求:(1)計算甲公司因該會計政策變更對2021年期初留存收益的影響總額(2)編制甲公司會計政策變更的調整分錄
甲公司所得稅的會計處理為資產負債表債務法,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按凈利潤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20×7年1月1日,甲公司對有關會計政策作如下變更:(1)甲公司原經營租出一棟辦公樓,作為投資性房地產核算,該日由成本模式改按公允價值模式計量。轉換日該辦公樓的原價為4000萬元,已提折舊240萬元,已提減值準備100萬元(系20×6年年底計提的減值)。該日辦公樓的公允價值為3800萬元。假設稅法折舊與原會計處理一致。(2)該日將原購入的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投資的后續計量由成本與市價孰低改為公允價值計量。該股票投資20×7年年初賬面價值等于計稅基礎為6000萬元,公允價值為6300萬元。要求:編制會計政策變更的調整分錄,并說明如何調整報表項目(可以列出財務報表簡表)。
老師當月無收入不結轉成本,那后面有收入的時候成本是按收入的百分比結轉嗎?結轉的時候原始憑證附什么
公允價值模式那個投資性房地產轉到非投,貸方為啥計入到其他綜合樓收益,還是不明白
老師,假如我們開這個混凝土的發票,可以開出這個混凝土商品的完稅證明嗎?還是完稅證明只能開什么增值稅,企業所得稅這個稅種的額,因為我們老板就是要這個混凝土的完稅證明的
固定資產減值了會計憑證怎么做?
老師請問這個表格沒有修改權限怎么回事?開始下面一欄是灰色的
我是免增值稅的個體戶,做賬的時候 收入的憑證要不要著應交增值稅
老師,無收入就不結轉成本,那人工成本也先計入勞務成本,也不結轉嗎
老師,假如我們開這個混凝土的發票,可以開出這個混凝土商品的完稅證明嗎?還是完稅證明只能開什么增值稅,企業所得稅這個稅種的額,因為我們老板就是要這個混凝土的完稅證明的
老師,你好,我公司新入職一位60歲退休人員,這種發放工資是能正常走工資?
實際消費了2萬,對方開票開多了開成3萬了。這種票拿來入賬和當附件會有問題嗎
年初遞延所得稅負債為(10000-7000)x25%=750,留存收益為2250
資料三對凈利潤的影響數為30000x(4%-2%)=600
屬于會計政策變更的還有資料五、七、八,會計估計變更的為資料四、六
資料四對凈利潤的影響為350-230-(350-230)x25%=90
資料六對遞延所得稅資產發生的影響為(800-700)x15%=15
資料七不產生遞延所得稅資產,因為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也不影響賬面會計利潤。
還有前面的所得稅稅率都改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