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固定資產50 貸,資本公積50
假定 2018 年年末甲公司出資 3 800 萬元給 A公司的原股東,從而擁有 A公司90%的表決權,A 公司當日的股東權益為 4 000萬元(均為股本)。2019 年、2020年,A 公司報告凈利潤分別為 800 萬元、200萬元元,宣告分派現金股利均為300萬元。投資時 A 公司某項管理用固定資產公允價值日賬面價值高 50 方元,該固定資產按直線法在5 年內計提折舊。甲公司 2019 年確認主營業務利潤等1000 萬元,宣告分派現金股利 700 萬元。為簡化起見,個別財務報表中的所得稅費用及其他資料略。假定不考慮遞延所得稅的處理,編制合并日的分錄,合并日后第一年,合并日后第二年的合并抵消分錄。
2017年末甲公司出資3600萬元給A公司的原股東,從而擁有A公司的90%表決權資本。A公司賬面價值4000萬元(假設均為股本)。投資后第一年A公司實現凈利潤800萬元,宣告分配現金股利300萬元。2019年A公司又實現200萬凈利潤,宣告分派100萬現金股利。甲公司和A公司屬同一控制下的兩家公司。不考慮所得稅和其他因素,做母公司會計分錄。(合并/合并日/合并日后連續)
2017年末甲公司出資3600萬元給A公司的原股東,從而擁有A公司的90%表決權資本。A公司賬面價值4000萬元(假設均為股本)。投資后第一年A公司實現凈利潤800萬元,宣告分配現金股利300萬元。2019年A公司又實現200萬凈利潤,宣告分派100萬現金股利。甲公司和A公司屬同一控制下的兩家公司。不考慮所得稅和其他因素,做母公司會計分錄。(合并/合并日/合并日后/連續)
2012年年末A公司出資3800萬元給B公司的原股東,從而擁有B公司90%的表決權資本。B公司當日的股東權益為4000萬元(均為股本)。2013年、2014年B公司報告凈利潤分別為800萬元、200萬元,宣派現金股利分別為300萬元、100萬元。投資當時B公司某項管理用固定資產公允價值比賬面價值高50萬元,該固定資產按直線法5年內計提折舊。A公司2013年確認主營業務利潤等1000萬元,宜派現金股利700萬元。A、B公司為非同-控制下的兩家公司,為簡化起見,其他資料略。作2012年末,2013年、2014年合并報表相關分錄。
2012年年末A公司出資3800萬元給B公司的原股東,從而擁有B公司90%的表決權資本。B公司當日的股東權益為4000萬元(均為股本)。2013年、2014年B公司報告凈利潤分別為800萬元、200萬元,宣派現金股利分別為300萬元、100萬元。投資當時B公司某項管理用固定資產公允價值比賬面價值高50萬元,該固定資產按直線法5年內計提折舊。A公司2013年確認主營業務利潤等1000萬元,宜派現金股利700萬元。A、B公司為非同-控制下的兩家公司,為簡化起見,其他資料略。作2012年末,2013年、2014年合并報表相關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3800e 貸,銀行存款3800
借,股本4000 資本公積50 商譽3800-4050×90% 貸,長期股權投資3800 少數股東損益405
借,長期股權投資720 貸,投資收益720 借,投資收益270 貸,長期股權投資270 借,股本4000 資本公積50 未分配利潤800-300 商譽3800-4050×90% 貸,長期股權投資3800+720-270 少數股東權益,405+80-30
借,長期股權投資180 貸,投資收益180 借,投資收益270 貸,長期股權投資270 借,股本4000 資本公積50 未分配利潤800-300-100 商譽3800-4050×90% 貸,長期股權投資3800+720-270-90 少數股東權益,405+80-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