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沒有成本發票不能記入成本里面稅前扣除
自產自銷茶葉的合作社,收入的有發票,支出的費用都沒有發票,能先確認成本費用計算利潤,交企業所得稅嗎
、寧夏絲路電器有限責任公司2021年發生以下業務:(1)銷售產品30000臺,每臺不含稅單價0.3萬元,每臺銷售成本0.22萬元;(2)購買企業債券利息60萬元,買賣股票轉讓所得100萬元;(3)銷售費用800萬元(其中廣告費用450萬元),管理費用980萬元(其中業務招待費120萬元);(4)營業外支出120.75萬元,其中公益性捐贈的自產產品200臺;(5)以300臺自產產品作為實物股利分配給其投資方,沒有確認收入(按新會計準則應確認收入)。要求:根據上述資料,按下列序號計算有關納稅事項,每個問題需計算出合計數。(1)計算全年銷售收入。(2)計算全年準予稅前扣除的銷售成本。(3)計算全年準予稅前扣除的銷售費用。(4)計算全年準予稅前扣除的管理費用。(5)計算全年準予稅前扣除的營業外支出。(6)計算全年境內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稅所得額。(7)計算2021年應納企業所得稅。
有做過合作社的賬的老師嗎?農業養殖銷售新鮮蔬果、魚肉蛋奶,開了票,確認收入,但是采購種子化肥,禽藥類,機械等,均未取得成本費用發票,該怎樣處理??? 稅法規定農林漁牧企業所得稅,還有其他增值稅優惠,這些該怎樣享受? 比如企業所得稅,沒有費用成本發票情況下,可以直接在申報表里面直接填上減免應納稅所得額,把因沒有發票入賬的賬面利潤給沖掉嗎?
5.某公司2019年度、2020年度實現的利潤總額均為8000萬元,所得稅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適用的稅率為25%,該公司2019年度2020年度業務如下:(1)2019年度發生廣告費支出1000萬元,發生時已作為銷售費用計入當期損益,2019年實現銷售收入5000萬元。2020年度發生廣告費支出400萬元,發生時已作為銷售費用計入當期損益實現收入5000萬元。稅法規定,該類支出不超過當年銷售收入1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2)該公司對其所銷售產品均承諾提供3年的保修服務,該公司因產品保修承諾在2019年度利潤表中確認了200萬元的銷售費用,同時確認為預計負債。2019年沒有實際發生產品保修費用支出。2020年,該公司實際發生產品保修費用支出100萬元,因產品保修承諾在2020年度利潤表中確認了250萬元的銷售費用,同時確認為預計負債。稅法規定,產品保修費用在實際發生時才允許稅前扣除。(1)計算2019年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以及利潤表中確認的所得稅費用;(2)計算2020年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以及利潤表中確認的所得稅費用
收入-成本-費用=利潤,交企業所得稅的時候,收入有無發票都算收入,成本和費用有發票才能扣除,沒有票得調增對嗎?
老師,聽說購買自家用車輛交的購置稅第二年可以申請退還,請問有這么個回事嗎?
老師,請問,企業從個人租賃的房屋用于辦公,企業需要繳納房產稅么,如果個人不交,企業可以代繳么,
計算這個以舊換新銷售額是不得扣減舊貨物的收購價格,那就是正常銷售50臺,?以舊換新20臺。的銷售額來交稅
為什么手機聽課可以,電腦沒法聽課
老師工商年報的社保那塊單位繳費基數怎么寫呢,比如我們這里是4416,員工從8月份開始交有2個人。這樣基數4416?2?5的和嗎
上任會計生產成本余額還94萬多,對我年底的本年利潤有影響嗎?
房開企業,通過出讓方式取得一塊土地,土地閑置中,未進行開發,需要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嗎?
老師2.退中間人差價(84800-59394)*0.87-5651=16452.22,我這個有點看不懂,到底應該不含稅算還是含稅算
老師,公司買了很多套空調,有的一套幾千塊,有的1萬多,加起來一共花了6萬多。這種怎么入賬?
老師,a為什么不對,不應該是偷稅逃稅范圍里嗎
那報稅的話利潤不是很高嗎
發票當期未開,下期補來的可以嗎
可以先暫估,等發票來了再把暫估的沖銷了
因為老板不清楚這些,都沒跟對方要發票,就廠里的電費幾萬塊錢是有開票的,收入一百多萬,支出的比如人工費這些可以抵,像收購茶青的還有其他前期的費用開支都沒票,如果沒算進去,利潤變成高一半,實際上是虧損的
但是稅務只是看發票的,沒有發票只能盡量取得發票
上個季度都沒來票,這個季度都會補掉,所以想說這樣是不是可以按照權責發生制的原則先計入成本扣除
可以,先記入到成本費用里面,后期再補票
好的,企業所得稅是否免征在哪里可以查呢
可以在網上搜索一下,免稅的項目都是固定的
但是是否免稅,報稅的時候也是要自己選擇嗎,還是設定好稅率這樣的?
免稅的一般都是先向稅務備案的
自產的是免增值稅,所得稅我就不曉得了
所得稅一般是不免征的
有減半嗎
減半的話,一般也是沒有的
直接人工費跟管理員工資做多了,工會經費是不是會高
本來每個月直接交25塊錢
對啊,工資高了的話,工會經費得多。
但是沒有做工資,成本沒得抵
工會經費這個稅率應該不是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