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你好,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是為了體現會計上謹慎性的原則。
請問存貨跌價準備計提的目的是什么?
請問存貨跌價準備的目的是什么?就是為什么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請問老師,單位是出版圖書的,請問怎么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對圖書的存貨跌價準備有什么要求嗎
請問存貨計提了存貨跌價準備,那么我將來把存貨出售了,和存貨跌價準備還有關系?為什么?
什么是存貨跌價準備,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和結轉什么意思
土地使用權的攤銷的會計分錄?
電子稅務局點提交可以撤回嗎?提交算申報嗎
一般納稅人變成小規模納稅人后,應增值稅-待認證進項稅科目有余額要怎么處理
老師請教一個問題,公司本期開票400萬,但是我不想繳納400萬稅款,覺得付的錢有點多,想分期確認收入分期繳納稅金,這樣做行嗎?今天在做申報稅費時提示銷售額比對不符,我這種情況是必須修改成本期開票金額400萬嗎?
老師好 102題怎么算 公式和原理說下
員工1-2月工資都是零申報,現在3月所屬期不打算申報員工了,可以把員工離職時間填在24年的12月份嗎
老師您好!因存在視同銷售行為,會計上沒有做銷售處理,記入銷售費用了,稅務上已確認銷項稅額,賬表不符,怎么調整可相符
企業法人以自己房子向銀行貸款,銀行直接將款項打給了有合同的第三方公司,然后第三方將款打給個人。公司賬面沒有款進出入。最終也是法人自己還銀行款。只不過第三方收到錢后給我們公司開了發票,這種情況怎么做賬呀。
資產負債表的年報是在財務軟件選擇2024年12期的嗎
看科目余額表能看得出。這個季度是虧損還是盈利嗎?
老師,是不是可變現凈值和成本看看哪個大?如果成本比可變現凈值大,就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同學,老師給你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老師,您說
同學,假設我們倉庫里面有a產品,投入了工資,原材料制,造費用合計是100元,那么該產品的成本就是100元。
可變現凈值是預計售價減去預計銷售費用減去相關稅費。
假設我們算出來的可變現凈值是90。
這個時候我們實際投入的成本100是要大于可變現凈值90的。
可以預見,我們銷售該產品是會虧損的。
所以在可預見的這個時點,我們要計提存貨跌價損失。
這樣會符合企業的謹慎性原則。
老師,但是我還有個問題能不能問問你
可以的,你繼續問吧。
老師,成本肯定是確定的,可變現凈值是預計售價-各種費用,那么得到的是不是也是個預計的收入?
是的,同學這里的預計售價和相關費用都是預計的,那得到的收入也是預計。
老師,可變現凈值這個東西定義就是預計的售價對吧?就是個預計,不管在哪可變現凈值都是個預計
同學,你的理解正確,可變現凈值是預計的。
如果不預計的話,那就是可實現的凈值了。
老師,那我就想問了,我又不是真的賣出去了發現賣賠了,我是說白了可變現凈值就是蒙的一個數,我憑什么用一個不準確的數來和成本比?
同學,會計準則里面是需要把這種未來的不確定性考慮進去的。
比如我們賣了一件產品,沒有收到錢,很可能收到錢,那么這個應收賬款也是要確認為我們的資產。
會計準則體現的是事物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而不僅僅是客觀的現在。
老師,你說的我明白了,你知不知道應收賬款的壞賬準備?是不是就是約摸著貨款可能因為某些原因收不回來了,就先計提出來,等著壞賬真正發生了,就把計提的壞賬拿出來用,是不是這么回事?
同學,你的理解正確,太棒了。能夠舉一反三。
應收賬款的壞賬準備計提也是這個道理。
我們預計對方很可能因為某些原因款項沒辦法支付給我們,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對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
老師,那存貨跌價準備是什么回不來了?要先計提出來?是一種什么樣的思路和壞賬準備一樣嗎?我腦子里想著是存貨跌價準備也是什么東西回不來了,是什么呢?
同學,存貨的的準備就不是收款的問題了,我們要轉變一下思路。
拿剛才老師給你舉的例子,我們為a產品投入了100的成本。而預計的收入只有90元。那我們是不是損失了十元呢?
然后我們再看看應收賬款的例子,比如我們應收賬款為200元,但是對方因為某些原因只能支付100元。
那100元也是作為我們的損失。
然后我們再看看應收賬款的例子,比如我們應收賬款為200元,但是對方因為某些原因只能支付100元。 老師,我先問這個哈 借:應收賬款200 貸:主營業務收入198.02 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1.98 借:銀行存款100 貸:應收賬款100 這樣對吧?
同學,不對,不是這么做的。
計提應收賬款的壞賬準備應該是這么做,借信用減值損失100貸壞賬準備100。
這個時候,我們對預計的百元的損失先做計提。假設在三個月之后,這個企業真的只能夠還100元,剩余的100沒有辦法償還。
我們這個時候做這分錄,借壞賬準備100 貸應收賬款100
剩下的100應收賬款,我們做下面這個分錄借銀行存款100,貸應收賬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