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這個是主營業務收入的科目明細嗎?
含稅價129000元,稅率9%,貨款120000元,稅金9000元,一共轉公賬129000元,請問發票應該怎么開?銷售方稅額計算方式是不是129000*9%,是不是虧了?
請問老師:貨款不含稅,開了一張發票金額61082.64元,稅率9個點。61082.4是含稅價,按道理是61082.4/1+0.09=不含稅價,就是我們要減少的貨款金額吧?
一批貨貨款不含稅單價是22元數量5560個產品貨款一共122320元,財務讓我開抵扣票27元147340元回來,賣出含稅單價是29元貨款金額一共161240元。請問我能賺多少錢?
一批貨貨款不含稅單價是22元數量5560個產品貨款一共122320元,財務讓我開抵扣票單價27元147340元回來,賣出含稅單價是29元貨款金額一共161240元。請問我能賺多少錢
一批貨貨款不含稅單價是22元數量5560個產品貨款一共122320元,財務讓我開抵扣票單價27元147340元回來,賣出含稅單價是29元貨款金額一共161240元。請問我能賺多少錢
老師股東實收資本一直沒到賬怎么辦
老師個稅是從這里登入嗎
1、在下列各項中,能夠揭示責任中心特點的項目有( ) A.責權利相結合 B.責任與權力都是可控的 C.具有承擔經濟責任的條件 D.能進行責任核算、業績考核與評價 E.各責任中心相互獨立又互相合作 2、編制成本費用預算的方法按其出發點的特征不同,可分為( )。 A.固定預算 B.彈性預算 C.增量預算 D.零基預算 E.滾動預算 3、在對產品設計階段目標成本進行分解時。可采用的分解方法有( )。 A.按成本項目占比分解 B.按成本費用種類分解 C.按產品組成分解 D.按產品性質分解 E.按制造過程分解 4、下列各項中,屬于生產經營決策相關成本的有( ) A.增量成本 B.專屬成本 C.機會成本 D.沉沒成本 E.不可避免成本 多選題
老師,我們是一般納稅人,我想問一下什么情況下讓出對方開普票
1、下列各項中,在不改變企業經營方向的前提下、難以降低成本總額,只能通過提高產品產量降低其單位額成本項目的有( )。 A.新產品開發費 B.機器設備折舊費 C.員工培訓費 D.保險費 E.管理人員薪金 2、 在半成品是否深加工加工決策中,差量成本的構成項目有( )。 A.原有生產能力的維持成本 B.新增專屬固定成本 C.深加工能力對外出租收入 D.半成品自制成本 E.深加工的變動成本 3、在同一產銷量水平基礎上,經營杠桿系數越大,則( )。 A.利潤變動的程度就越大 B.經營風險就越大 C.利潤變動的程度就越小 D.經營風險就越小 E.無法確定 4、下列各項中,能夠為編制預計利潤表提供信息來源的有( )。 A.銷售預算 B.產品成本預算 C.銷售及管理費用預算 D.制造費用預算 E.生產預算 多選題
個體戶定期定額征收,在開票額度范圍內繳納個稅嗎
你好,匯算清繳職工薪酬支出納稅調整,賬載金額和實際發生額、稅收金額,填賬的哪個數
用于研發生產的電子設備,想把它的折舊計入主營業務成本,不經過制造成本,可以嗎? 注:公司是裝配型生產企業,原來的記賬方式是將零部件及外購的商品直接從庫存商品轉入生產成本,沒有經過制造費用這個科目
來個詳細的老師,怎么查招投標過程圍標串標?
老師,員工1月工傷報銷5.7萬元,我入賬是 借方:管理費用-福利費5.7萬, 貸方:現金/銀行存款 5.7萬。 4月我將資料去社保局報銷了,社保局轉入6.1萬, 分錄是:借方:銀行存款6.1萬,借方:管理費用-6.1萬 。 分錄這樣有無錯。
不是,這是要給供應商的貨款,是負債
你看圖,她的減少貨款金額是那含稅價乘于稅率,這樣就不會認為不正確,
是應付賬款嗎?如果是的話,這個是含稅的。 不含稅61082.4/1.09
是應付賬款,不含稅就是應該減少的貨款,我給她付了61082.4元,
她這個61082.4*0.9是什么算法?
他給你付61082.4這個沒有問題。 這個61082.4*0.9是這個是啥
我給供應商含稅貨款61082.4元,她這個61082.4*0.91是說我們給他付的貨款?是這樣嗎
你好 不是 按價稅合計的。
你幫我算一下,61082.4價稅各是多少?我們進貨時是不含稅的,需要票時才叫供應商開票,稅是另外給,這61082.4我付的是貨款和稅額
61082.4價稅各是多少 沒看懂這個
61028.64價稅分離
你好 不含稅61082.4/1.09 是這個的
如果你的稅率百分之九
不含稅的那個就是貨款吧
你好,是的是的是的。
那她這個61082.64*0?91等于貨款,這個算法是什么邏輯?
你好 人家問你要的額外得稅點吧
還要額外給?如果是額外給的話就他這種算法?
你好 這個是沒有給之前的 額外給的就是61082.64-61082.64*0?91
如果還要額外給,那豈不是產生了18個點的稅?
18個點兒是怎么算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