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您好,工會經費是根據工資薪金總額的2%計算繳納的,如果沒有工會的,實際按40%繳納的,
工作提醒:2019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數據(職工工資總額和在職職工人數)會與殘保金(所屬期2019年)進行大數據分析比對,請各財務人員在申報殘保金(所屬期2019年)時要相匹配,避免出現疑點數據,引發后續事情。1.老師,我的工會經費是0申報的,怎么辦呢?會不會被查到呢?2.公會經費的申報的計算是怎么樣的呢?3.殘疾人保障金是如何申報和計算?
請問今年9月成立新公司, 1.10月想把手工賬換計算機軟件可以嗎? 2.計算機軟件之間更改有時間限制嗎?如金蝶改用友 3.使用計算機軟件后,建賬日期寫什么?是否可能會有罰款?滯納金,在哪查? 4.會計憑證和賬簿必須打印出來裝訂成冊保存紙質方案嗎? 5.10月報稅,0申報,企業所得稅報表年初,年末數額不能為0.填0.01 后面要怎么做賬呢? 6. 印花稅當地大廳不同工作人員說按年,有的說根據企業時間,已經按次申報了,如果確實按年,會產生罰款嗎?
某生產企業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實行核算(查賬)征收方式,按季預繳、年終匯算清繳。2019年度,該企業取得了銷售商品收入、門面房租金收入、從被投資企業分得稅后利潤、從政府部門取得專項用途的財政性資金,另外還有將自產產品用于償還債務等。在計算會計利潤總額時,按實際發生數列支了成本、費用、稅金和損失。該企業安置了殘疾人員就業,因不能及時交貨支付了合同違約金,按會計準則的規定計提了存貨跌價準備等。 依據案例內容回答以下問題: 1.企業所得稅按季預繳申報時,應填寫哪些申報表?在什么時間進行預繳申報?? 2.企業所得稅年終匯算清繳時,應填寫哪些申報表?在什么時間進行匯算清繳申報? 3.該企業應享受哪些稅收優惠? 4.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應如何進行納稅調整? 5.匯算清繳申報時,如何計算應補(退)稅額??
某生產企業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實行核算(查賬)征收方式,按季預繳、年終匯算清繳。2019年度,該企業取得了銷售商品收入、門面房租金收入、從被投資企業分得稅后利潤、從政府部門取得專項用途的財政性資金,另外還有將自產產品用于償還債務等。在計算會計利潤總額時,按實際發生數列支了成本、費用、稅金和損失。該企業安置了殘疾人員就業,因不能及時交貨支付了合同違約金,按會計準則的規定計提了存貨跌價準備等。依據案例內容回答以下問題:1.企業所得稅按季預繳申報時,應填寫哪些申報表?在什么時間進行預繳申報?2.企業所得稅年終匯算清繳時,應填寫哪些申報表?在什么時間進行匯算清繳申報?3.該企業應享受哪些稅收優惠?4.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應如何進行納稅調整?5.匯算清繳申報時,如何計算應補(退)稅額?
某生產企業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實行核算(查賬)征收方式,按季預繳、年終匯算清繳。2019年度,該企業取得了銷售商品收入、門面房租金收入、從被投資企業分得稅后利潤、從政府部門取得專項用途的財政性資金,另外還有將自產產品用于償還債務等。在計算會計利潤總額時,按實際發生數列支了成本、費用、稅金和損失。該企業安置了殘疾人員就業,因不能及時交貨支付了合同違約金,按會計準則的規定計提了存貨跌價準備等。依據案例內容回答以下問題:1.企業所得稅按季預繳申報時,應填寫哪些申報表?在什么時間進行預繳申報?2.企業所得稅年終匯算清繳時,應填寫哪些申報表?在什么時間進行匯算清繳申報?3.該企業應享受哪些稅收優惠?4.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應如何進行納稅調整?5.匯算清繳申報時,如何計算應補(退)稅額?
@董孝彬 好的好的,問答區@董孝彬,剛才問題繼續就行, 上面就是說其他條件一定情況下,比如這個商品收入客戶就付20,我們結轉成本不一樣,利潤就不一樣的,20-8和20-10的區別,這樣能理解么
老師,查賬征收個體戶稅局會查賬嗎?
老師您好,乙公司為甲公司提供廚師服務、幫廚服務、保潔服務、清理化糞池服務,乙方給開發票時,這四項分別開,另外企業管理服務費單開,請問專票這幾項哪個可以抵扣呢
@董孝彬接上一次問的問題
老師,好。股東用專利投資,交印花稅嗎?
老師對于上月工資少計提,當月補計提,計入當月產品成本的分錄不太懂 少計提補借生產成本,貸應付職工薪酬 發放借應付職工薪酬 當月計提工資結轉人工,借生產成本,貸應付職工薪酬(當月數) 成品入庫,借庫存商品,貸生產成本(當月計提工資+上月補計提數)???? 分錄這樣對?
老師您好 a 教材上說的不能重新計入 第二張圖 li這里為什么又可以重新計入其他綜合收益?
2023年被稅務查整年少報收入200多萬,增值稅申報表改了,會算清繳申報表也改了,財務報表跟季度申報表要改嗎
上月計提工資跟今個月實際發放有差異,怎樣做賬最簡便
董老師好~咨詢有問題咨詢您下~
保障金年繳納額=(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人數×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安排殘疾人就業的比例-上年用人單位實際安排的殘疾人就業人數)×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