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例1]甲2007年利潤表中的利潤總額為1000萬元,預計該企業能持續經營,能夠獲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的稅率為25%,且三年內所得稅不變,有關資料如下: (1)收到被投資單位分來的現金股利30萬元,被投資單位通用的所得稅率與甲企業相同。 (2)企業因違法經營已支付罰款50萬元。 (3)2007年11月31日取得的交易性資產,成本為240萬元,2007年12月31日的公允價值為300萬元。 (4)2004年12月購入一項設備,成本為800萬元,上規定的使用年限是8年,凈殘值為零,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稅法規定按照10年計提折舊。 (5)企業因計提售后服務費用確認的預計負債期初余額為40萬元,本年計提售后服務費用20萬元,本期實際發生售后服務費用40萬元。稅法規定售后服務費用實際發生時準許稅前扣除。 (6)期末對存貨計提了20萬元的存貨跌價準備。未計提減值前存貨的余額為100萬元。假設該企業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無余額。根據以上資料,分別資產負債表債務法與納稅影響會計法進行核算。 在應付稅款法下: 借:所得稅[(1000-30%2B50)×25%] 2550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2450000 [1020-(300-240)%2B(100-80)%2B(20-40)%2B20]×25% 遞延稅款(245-255) 100000 資產負債表債務法賬務處理: (1)2007年應交所得稅 應納稅所得額=1000-30%2B50-(300-240)%2B(100-80)%2B(20-40)%2B20=980(萬元) 應交所得稅=980×25%=245(萬元) (2)2007年遞延所得稅 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期末遞延所得稅資產25萬元(100x25%);遞延所得稅負債15萬元(60x25%)。 (3)所得稅費用 所得稅費用=245-25%2B15=235(萬元) 借:所得稅費用 2350000 遞延所得稅資產 25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2450000 遞延所得稅負債 150000 在應付稅款法下,時間性差異全部作為“遞延稅款”遞延到以后各期。而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下,暫時性差異中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增加了所得稅稅費用,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要確認所得稅遞延資產,沖減所得稅費用。所以,當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相等時,即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和確認的所得稅遞延資產相等時,二種核算方法的當期所得稅費用是相等的。 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下,按照會計準則規定,對某項資產或負債,獲得收益或發生的費用,計入所有者權益時,則該項資產或負債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不同產生的暫時性差異,由此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不記人“所得稅費用”,而是計人所有者權益。 您參考一下
舉例,應付稅款法和資產負債表債務法計算當期損益,對于年度損益影響差異
請舉例說明,采用應付稅款法和資產負債表債務法計算的當期所得稅費用對于年度損益影響的差異
應付稅款法和資產負債表債務計算的當期所得稅費用,對于年度損益影響的差異,舉列說明
舉例:利潤總額1000,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200。1、應付稅款法:所得稅費用=(1000%2B200)*25%=300,凈利潤=1000-300=700。2、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當期所得稅費用=(1000%2B200)*25%=300,遞延所得稅費用=200*25%=50,所得稅費用=300-50=250,凈利潤=1000-250=750。資產負債表債務法將暫時性差異對于所得稅費用的影響剔除了。這里面出現的2B是什么意思?
請舉例說明,采用應付稅款法和資產負債表債務法計算的當期所得稅費用,對于年度損益影響的差異!
你好,咨詢一下,我是招標方,中標方在工程建設期間更名,撥付進度款時已經啟用變更后的名稱,最后出竣工審計報告仍然用的變更前的名稱及公章,可以認可嗎
老師,按照600萬的含稅銷售額,一年的,要繳納哪些睡,稅款分別是多少呢
老師,稅務預警會在申報期申報后多久出現提示
老師,好。都那些印花稅需要雙向交印花稅
老師,營利性技工學校,增值稅稅率是多少?成本費用有哪些?
老師好,新成立的公司,租入辦公場地,簽訂免租一年協議,不需賬務處理吧,存在稅務問題嗎?如何應對稅務上的問題?
進料加工新實耗法實操出口退稅及賬務處理
老師,好。資金賬簿印花稅,是只要股東打進去一點投資款,就要交嗎?
老師,今年第一季度享受了小微企業的優惠政策,如果第二季度,資產總額超5000萬了,企業所得稅是不是要把第一季度享受的優惠政策全額納稅。
老師,好。我們是24年8月成立的公司,認繳金額100萬,股東A,100%控股。今年3月增資到500萬,新加入股東B,股東A認繳200萬,控股40%,股東B,認繳300萬,控股60%。請問3月份這個增資需要交印花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