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這一塊兒,你的行權價格是固定的,日期足夠進來,這個期權的這個價值也是固定的,戰略持有期間你會考慮他的這個變動損益,那么形成的時候就不會去考慮行權當天的這個公允價值的差額。
那么老師, 如果2013年12月31號行權的話,衍生工具的公允價值是3000,而股價仍然是(104-102)×1000=2000,此時不等啊,老師
如果2013年12月31號行權的話,衍生工具的公允價值是3000,而股價仍然是(104-102)×1000=2000,此時不等啊,老師 衍生工具看漲期權的公允價值如果是等于行權日股價減去簽合同日的股價再乘以股數的話,那么2013年12月31號的公允價值就應該是2000而不是3000,這一點我想不通
衍生工具看漲期權的公允價值如果是等于行權日股價減去簽合同日的股價再乘以股數的話,那么2013年12月31號的公允價值就應該是2000而不是3000,這一點我想不通
2×19年1月1日,甲公司向50名高管人員每人授予2萬份股票期權,這些人員從被授予股票期權之日起連續服務滿2年,即可按每股6元的價格購買甲公司2萬股普通股股票(每股面值1元)。該期權在授予日的公允價值為每股12元2×20年9月1日,甲公司從二級市場以每股15元的價格回購本公司普通股股票100萬股,擬用于高管人員股權激勵。 在等待期內,甲公司沒有高管人員離職。2×20年12月3日,高管人員全部行權,當日甲公司普通股市場價格為每股16。 行權日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60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200 貸:庫存股 15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300 老師這道題如果改一下,把庫存股改為20元每股回購那么回購價就是2000,也就是說貸方會大于借方,庫存股會多出來200,哪分錄怎么寫呢
張老師 你好。 教材中取消或結算股份支付,是這樣描述的: 在取消或結算時支付給職工的所有款項均應作為權益的回購處理,回購支付的金額高于該權益工具在回購日公允價值的部分,計入當期費用。 中華會計網有一道例題如圖所示。 我有兩個問題搞不清楚: ①明明例題中,是回購支付的金額高于該權益工具的賬面價值,而非回購日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況且支付的回購款竟然高于回歸日的股價(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企業的腦子難道壞了么,教材是不是寫錯了? ②如果回購的金額低于權益工具賬面價值,是不是相當于只回購了部分權益工具,按照實際支付的金額沖減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