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是的,您總結得很全面
(1)生產A產品,每臺平均耗用甲材料200千克,每臺平均耗用人工成本及制造費用共計3500元。甲材料目前庫存1 600kg,單位成本20元 (2) 2X18年12月31日,甲材料的市場價格下降為每千克18元,導致用其生產的A產品每臺的市場售價下降為7800元。星海公司銷售A產品,每臺平均支出銷售費用及稅金400元。 (3)星海公司決定縮減A產品的產量,為了減少存貨占用資金,擬將專門用于生產A產品的甲材料售出1 000千克,甲材料目前市場價格為每千克18元,銷售甲材料預計會發生銷售費用及稅金500元。剩余的600千克甲材料(可生產3臺A產品)繼續用于生產A產品。 (4) 星海公司沒有簽訂有關A產品的銷售合同。 要求:根據以上資料,進行下列會計處理: (1)計算A產品的生產成本和可變現凈值,據以判斷繼續用于生產A產品的甲材料是否發生了減值。 (2)計算擬出售的甲材料可變現凈值,并比較其賬面成本,據以判斷該部分甲材料是否發生了減值。 (3)計算甲材料的減值金額。 (4)編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會計分錄。 (5)說明甲材料在2x18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的存貨項目中應列示的金額。
計算為生產產品而持有的原材料是否減值 可不可以直接用原材料的成本和原材料的可變現凈值相比(產品售價-進一步加工成本-稅費) 不用必須先計算產品可變現凈值 看產品是否減值 再去計算原材料的
3月1日,A公司購入了一批甲原材料,用于自產自銷的產品。該批原材料的購買價款為600萬元,發生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為78萬元。購買過程中發生了運雜費40萬元,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50萬元,到年末,已領用50%用于生產產品,該批產品尚未完工,到年末發生了制造成本總額550萬元。該批尚未領用的原材料按照市場公允價值確定的銷售價格為320萬元,尚未領用材料全部用于生產完產品將發生成本600萬元,該產品的市場銷售價格為1 200萬元,預計將發生銷售費用100萬元。 尚未領用的原材料是否發生減值。 由于尚未領用的原材料是用于生產產品的,因此應該首先判斷該產品是否發生了減值。(1分) 產品的成本=(600+40+50)×50%+600=945(萬元)(0.5分) 產品的可變現凈值=1 200-100=1 100(萬元)(0.5分) 由于生產的產品的成本小于可變現凈值,產品沒有發生減值,相應的原材料也沒有發生減值,不需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分) ? 產品成本為什么不是550+600呢
2015年,由于產品更新換代,甲公司決定停止生產B型機器,為減少不必要的損失,甲公司決定將原材料中專門用于生產B型機器的外購原材料——鋼材全部出售,2015年12月31日其賬面成本為900000元,數量為10噸。根據市場調查,此種鋼材的市場銷售價格(不含增值稅)為60000元/噸,同時銷售這10噸可能發生銷售費用及稅金50000元。會計分錄是(包含數據)
.2×18年12月31日,華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用于生產B產品的乙材料賬面成本總額為250000元,市場價格總額已跌至220000元。華聯公司持有的乙材料可生產200件B產品。由于乙材料市場價格下降,導致用乙材料生產的B產品的市場價格也發生了相應的下降,由原來的每件3250元降為每件3050元。將乙材料加工成B產品,每件尚需投入人工及制造費用1750元;銷售B產品,每件估計會發生銷售費用及相關稅費150元。要求:請計算乙材料的可變現凈值計量并判斷是否發生減值,如發生減值請編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會計分錄
3月收的款申報未開票收入4月有開票這筆怎么做賬和稅務處理?
老師匯算清繳年報可以改幾次
您好!我是小規模納稅人,24年四季度開了90萬專票,并申報繳稅。25年一季度沖紅了90萬專票,重新開具了115萬普票。我應該怎么填寫申報表?
我們收到客戶的關稅,我們需要幫忙給客戶代扣代繳進口關稅,怎么做分錄
老師我申報完財務報表填匯算表營業外收入顯示與財務報表數據0不一致是系統卡了嗎
出口進項稅轉出,會計分錄怎么寫 ,以前的發票都是認證的,現在還有留底,會計分錄怎么寫
老師,請問這張發票的備注欄個稅是怎么算出來的
現金流量表經營活動現金是負數,正常嗎
這與開了一張發票,又紅沖了,這個發票要放憑證里嗎?
工程檢測公司,老板出差項目上的機票,住宿,餐費,業務招待費等費用,應該歸屬于公司本部,還是歸屬項目?